經大兒子這麼一說,朱高熾立馬就醒過味兒來了。
感情自家大兒子說的不是文官,而是言官啊。
的確,言官彈劾起來那真的是不要命的,朝堂上下的文臣武將就沒有他們不敢彈劾的,甚至有時候他們都已經不是不要命了,而是連著自己家人的命都不要了。
彈劾起皇上、太子來都不含湖,那可是動不動就有可能被誅九族的,可不是連自己家人的命都不顧了?
不過朱高熾也沒有說什麼。
說到底,這天下還是姓朱,最起碼現在姓朱,那些言官就算是再怎麼能跳,但終究還是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再說了,現如今的朱瞻垶,難道還會被幾個言官所左右嗎?
皇太孫這個身份會,但朱瞻垶這個人不會。
“嗯?”
就在朱高熾父子倆交流結束之後,老爺子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怎麼,擔心柳升?”
老爺子就是老爺子,直接切入了真正的中心點。
沒錯,朱瞻垶並不擔心所謂的言官,因為他自信現如今自己的地位沒有被動搖的可能,幾個言官而已,逞逞口舌也就罷了,翻不起什麼浪花來。
屠城而已,也就比當初在草原的時候築京觀嚴重了那麼一點兒罷了,算不上什麼事兒。
朱瞻垶真正擔心的還是柳升。
“爺爺明鑑。”朱瞻垶微微欠身,沒有隱瞞自己的想法。
“放心吧。”朱棣拍了拍大孫子的肩膀,然後徑直朝著前殿的方向走去。
朱高熾和朱瞻垶父子二人也立刻跟上。
還是小鼻涕開場,朱棣落座,文武百官見禮,早朝一如既往地開始。
但今日的早朝,自開始就顯得不太一樣。
楊榮本來是有事要奏的,而且按照慣例,一半最先上奏的都是內閣成員,只有在確定內閣成員無事上奏之後,六部才會上奏,然後以此類推。
這不是什麼歧視不歧視的,而是事實就是這樣,但凡能到內閣的事情一般都不會小,其次就是六部。
也就是說這是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而慢慢形成的一種慣例。
但今日,第一個開口且打斷了楊榮上奏的卻是一位言官。
“臣有本奏!”陳留按捺住內心的激動,第一個站了出來。
“臣彈劾徵倭將領陳懋、柳升與朱勇三人,在倭國境內大肆屠戮,甚至做出了屠城之舉,有損我大明威名!”
“還望陛下嚴懲不貸!”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