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陷入了沉思。
他接觸這種事情的時間不是很長,瞭解的深度自然也就不夠了,卡在這種層次也算是正常。
相比之下,朱瞻垶的理解就要深入很多。
他很清楚,其實蕭時中此次的草原之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麻煩,草原牧民看似群情激奮,甚至是有掀起民變的可能,但實則穩得一批。
牧民又不是傻子,他們雖然認為好的父母官比好的朝廷政策更為重要,但這也是有個限度的。
再說了,那些被抓的貪官在涉及的金額上也不是很大,損害牧民的程度不深,牧民們的感覺不會太明顯。
現如今他們之所以表現得這麼激進完全是因為他們已經開始慢慢的接受漢人的統治了,而一個能夠為他們這些草原牧民清除貪官的官員他們自然是更願意支援的。
所以說,表現是表現,牧民們其實很清楚這一切其實都是朝廷帶來的,或者說是朱瞻垶這個皇太孫所帶來的。
畢竟,誰不知道先後派來草原的官員都是太孫殿下點名,最後由皇帝陛下同意的?
朱瞻基看到的只是表面,但實際上劉正在將馬鐸等人帶回來之後就立刻返回了草原,而這次返回他可是帶著朱瞻垶的腰牌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另一邊,赤斤蒙古衛。
在接連拿下了關西七衛之二的朱高煦並沒有著急繼續推進,而是在赤斤蒙古衛修整了一番。
雖然截至目前為止的兩次攻城都相當順利,甚至可以說是都沒怎麼出手,但軍隊的損耗依然是巨大的。
戰爭的消耗從來都不只是戰爭直接帶來的,大軍行軍、糧草運輸等各方面都是損耗。
對於將士們來說,大軍行進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更別說是在河西走廊這種地方行軍了。
赤斤蒙古衛是依著卜隆吉河而立的,再往前的阿丹城、古墩子、蘆溝兒和扎失牙蘭等地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
“小僧求見漢王、趙王殿下。”
大帳之外,烏斯藏都司闡教王的聲音想起。
“闡教王?是有什麼事情嗎?”
闡教王在烏斯藏都司的地位並不低,再加上現如今是雙方合力,所以朱高煦和朱高燧並沒有拿架子,而是親自出了帳外迎接。
“稟漢王、趙王殿下,小僧剛剛收到訊息,說是安定衛的指揮使朵兒只束已經離開了昔兒丁,朝著當金山口而去。”
“當金山口?”朱高煦和朱高燧面面相覷。
當金山口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因為這裡的南北兩邊都是沙漠,這當金山口是唯一的一條直通東察合臺汗國的路。
“闡教王,莫非這朵兒只束是想……”朱高煦對闡教王投去了看似疑問,但實則肯定的眼神。
“沒錯,若無意外,應當是蒲昌海!”闡教王重重的點了點頭。
蒲昌海,是東察合臺汗國境內的一座大湖,這座大湖在未來還有一個相當響亮的名字。
羅布泊。
喜歡日月江山永為明請大家收藏:()日月江山永為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