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入殿,小鼻涕整肅,然後朱棣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垶入內。
一切如常,早朝如往常一般開始。
只不過對於文武百官來說卻不太一樣,因為他們看到了朱瞻垶就知道今天必定有事情發生。
很多人心中犯起了滴咕,不過他們的方向大都錯了,因為他們都跟昨天的事情聯絡起來了。
昨天在江寧的時候,朱棣親口說讓朱瞻垶回去整理好思路並且寫個摺子。
昨天才說完,今天就來參加早朝了,所以官員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這件事。
不過無論是他們怎麼想,早朝還是正式開始了。
“啟稟陛下,微臣有事起奏!”夏原吉第一個站了出來。
“準。”
“啟稟陛下,近年來浙江一帶屢遭天災人禍,從倭患到水災再到潮溢之災,浙江各地的收成一降再降,現如今百姓們已經沒有什麼繳稅的能力了。”
夏原吉說著從袖兜中掏出了一封摺子。
“微臣就此時想到了個辦法,請求陛下允許浙江一代的百姓將今年的稅收全部以鈔幣或銀錢抵扣!”
夏原吉此話一出,文武百官多少都有些驚訝,因為這事兒雖然不是沒有先例,但卻極少會出現。
而且自從攤丁入畝法實行之後,百姓們所要承擔的賦稅已經很低了,所以這種辦法幾乎被所有人給遺忘。
不過這兩年浙江的百姓的確是很苦,甚至到了現在還有不少的百姓在接受朝廷的賑濟,繳稅就更不必說了。
在夏原吉的說法中,最重要的其實是鈔幣兩個字,其他的都算是贅述,沒有什麼太大的用。
在明初,寶鈔的地位並不高,這源自於洪武朝的時候朱元章曾經多印濫印導致的,所以洪武朝中後期開始,在收稅的時候就不收寶鈔了。
寶鈔的官方匯率在,但實際匯率卻極低,因為人們不相信寶鈔也不願意用,夏原吉給出這個辦法無疑就是在降低百姓的賦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準了。”朱棣大手一揮,小鼻涕立馬小跑著下去接過了夏原吉手中的奏摺。
朱瞻垶站在一旁微微點頭。
不得不說的確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想法,他也知道浙江一帶的百姓今年很苦,甚至已經準備奏請老爺子降低今年的賦稅了,但沒想到夏原吉搶先了一步。
相較於直接降低賦稅,夏原吉的辦法要更好一些,因為這能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寶鈔的信譽。
雖然作用不大,但自永樂一朝開始寶鈔就從不濫印,以後慢慢的還是可以挽回的。
從戶部到工部再到兵部,很多官員都上奏了各自的問題,但更多的還是新糧的問題。
有太多人在動新糧的腦筋了。
“好了,這些事情都先放一放,朕有件事情要說。”
一直到己時過半的時候,老爺子揮手暫停了百官的上奏,同時讓朱瞻垶精神一震。
正菜來了!
“由於新糧的關係,這次朕沒有將所有的糧食都放出去,這一來是因為不夠穩妥,二來也是能夠最大程度的杜絕那些動歪腦筋的人。”
“現在臨近四月,新糧馬上要再種,所以朕打算讓朝廷以奴兒干都司那邊為主培育新糧,那邊的糧食產量是有目共睹的。”
“考慮到新糧的產量問題,所以朕打算開放海禁,用以協助收穫之後的新糧運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