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大兒子不是感情用事的人,而且之前也不過是看好而已,以大兒子的脾性,不會僅僅只因為看好就當場做出黑幕的事情來。
很快,朱棣就看完了那三份答卷,將其遞迴了大孫子手中並開口說道:“你做決定吧。”
朱瞻垶接過了考卷點了點頭,起身走到了前面。
他知道老爺子雖然是放權給他了,但實際上是因為自己的決定老爺子也認同,不然的話老爺子定然不會在這種場合放縱自己。
若是以往的話也就算了,但這可是科舉殿試的現場,若是出了問題的話那影響可是相當之大的。
“永樂十二年甲午科殿試,一甲榜首為……”
說到這裡,朱瞻垶停頓了一下,掃了一眼下面緊張計程車子們,微微張口吐出了一個名字。
“馬鐸!”
所有人一片寂靜,就連馬鐸自己也低著頭一句話不說。
“永樂十二年甲午科殿試,一甲第二為王玉,一甲第三位林志,二甲第一為林貫。”
一甲第一為狀元,一甲第二為榜眼,意甲第三為探花,這是人們所熟知的,而在科舉中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名次,那就是二甲第一,是為傳臚。
“呂震!”
“微臣在!”吏部尚書呂震站了出來。
“明日天黑之前,立題名碑!”
“微臣領命!”呂震拱手跪地。
“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瞻垶一說題名碑的事情,那就代表著這次科舉結束了,考生們就要跪地謝恩、行釋菜禮了,所以所有人都齊齊跪地,三呼萬歲。
朱棣起身,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垶下了臺階,從士子們的中間穿行而過,這是慣例。
然而朱瞻垶手中卻拿著一份考卷,在走到某人的面前的時候停頓了一下,將考卷扔到了他的面前,並且發出了一聲嘆息。
他當初就看好了兩人,一是此次甲午科狀元馬鐸,第二就是這個陳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且相較於馬鐸,他更看好陳昭。
馬鐸出身清白,貧農出身,而陳昭則是有家世淵源的,他的父親是永昌衛的都指揮僉事。
永昌衛在陝西行都司那邊,雖然不是最靠近關西七衛的地方,但也算得上是很近很近了。
原本朱瞻垶已經想好了一系列針對關西七衛的計劃,但陳昭這麼一拉胯,他的計劃折損了一半,甚至還多。
因為最主要的執行人要重新選了。
朱棣帶著朱高熾和朱瞻垶離開了,所有人都抬起了頭,而二百多名士子中有超過一半都下意識地看了陳昭一眼。
他們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卻也能從朱瞻垶的態度和表現中看得出來這陳昭讓他很是失望。
原本士子們心中對此次的殿試還多有不滿,因為這次跟以往的殿試形式不太一樣,考卷和答桉都不是公開的,甚至就連其他人的作答他們都猜不到一星半點。
很多人心中都升起了不滿,因為這無異於是在直接選人了,科舉的公平已經名存實亡。
但陳昭的事情讓他們改變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