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宣德一朝以前,朝鮮一直處於有自己的語言,但卻沒有自己的文字這種情況下。
後來就是這個李祹參考古篆創造了朝鮮文字。
朱瞻垶正是因為偶然聽到了這件事,在抱著對朝鮮文字不過幾百年曆史的驚歎下去了解了李祹這個人以及這段歷史。
結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要說這世界可能真的是有什麼天意。
對神話有興趣的人都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在各地神話中普遍都有大洪水的存在,比如中原的大禹治水和西方的諾亞方舟,這種巧合很不可思議。
但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也有巧合。
明太祖朱元璋四子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成為了明朝的皇帝,在同一時期,帖木兒帝國的前任大汗帖木兒四子哈里勒發動兵變,掌管了帖木兒帝國的半壁江山。
這看起來很巧合,但卻現實卻遠遠不止於此。
朝鮮太宗李芳遠也在這個時期廢朝鮮世子李褆,立四子李祹為朝鮮世子,最終成為了朝鮮歷史上著名的世宗大王。
基本上是在同一時期,都是四子。caso.
在李褆被廢到李祹被立的這期間發生了什麼朱瞻垶並不清楚,他只知道李褆原本也是個很出色的人,就連朱棣都很喜歡他,甚至還說出了“朕猶爾父也”這樣的話來。
但似乎就在一夜之間,李褆的人設崩塌,成為了一個聲色犬馬的二世祖,最終使得李芳遠做下了另立士子的決定。
蹊蹺的還不止這一點。
李祹是李芳遠的嫡四子,若是按照長幼有序的規矩,那麼被立為世子的應該是他的哥哥。
除了李褆之外,李祹有兩個哥哥,其中一個早夭,還剩一個名為李補,可蹊蹺的是在李褆被廢之後,這個李補出家為僧了!
三個哥哥,一個幼年早夭,一個一夜之間成了聲色犬馬的二世祖,最後一個索性直接出了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朱瞻垶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點兒什麼。
“殿下這是哪裡的話……”沉默了許久,李褆抬起了頭,臉上滿是牽強的笑容。
“李褆是朝鮮世子,父親看重母親疼愛,怎麼會有認不認這一說呢。”
朱瞻垶聞言沒有說話,只是笑著聳了聳肩。
“那是我多想了。”不管什麼事情都得講究個你情我願,朱瞻垶不想強人所難。
“慶安那邊我今天早上就已經通知了,你也別走了,中午就留下吃個飯吧,不過我就不能陪你了。”
“與你同道來的倭國使臣還等著我去見呢,況且你們兄妹倆這麼久沒見了,好好敘敘舊。”
說著,朱瞻垶笑著站起了身。
“小糊塗,讓尚食局今兒個多做兩個好菜,就說本太孫要另起一桌。”
“是……”
李褆還沒反應過來,朱瞻垶已經轉身離開了,對於新糧的事情隻字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