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強攻?肯定算不上。
圍而不打?好像也不是。
不過很快張輔就知道為什麼了,透過朱瞻垶遞過來的單筒望遠鏡,張輔清楚的看到了朱銘等人在做什麼。
一百餘騎飛速衝出了明軍剛剛搭建起來的營地,每匹馬的後面都拖著一個麻袋,每個人的手中都帶著一個模樣奇怪的東西。
不過單筒望遠鏡雖然能看到更遠的地方,但卻聽不到,張輔只看到朱銘等人將手中那奇怪的東西放在了嘴邊,似乎是在喊著什麼,然後迅速抽刀,斬斷了馬匹後面的繩子,將拖著的麻袋留在了原地。
“殿下,那是……”張輔有些疑惑,東西是朱瞻垶讓人準備的,他並不知情。
“羊肉。”朱瞻垶笑了笑。
“羊肉!?”張輔懵了。
在大戰之前給敵人送吃的?這是什麼騷操作?
“英國公拭目以待吧。”朱瞻垶笑了笑,沒有解釋,轉身回了帥帳。
一連三天,明軍沒有任何大的動作,只是不停的攻擊忽蘭忽失溫的城門,只要瓦剌修好了就打,時間長了雙方都產生了默契。
明軍的火炮一停,瓦剌人就出來修門,明軍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攻擊,而只要門一修好,瓦剌人就會迅速撤離,然後明軍再打。
在第二天的時候,瓦剌已經放棄修城門了。
一來是他們認為明軍不會有更大的動作了,二來也是因為沒有木料和鐵了。
城門不是簡簡單單的木門,要真是木門的話那就是天大的破綻了,城門是以鐵為骨、以木為身,最後覆上鐵皮才製成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瓦剌這種遊牧民族本就少鐵,為數不多的鐵都用來製作鎧甲、武器和蹄鐵了,在被圍困的情況下哪來那麼多鐵?
除此之外,雙方也似乎是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朱銘等人每日都會到忽蘭忽失溫周圍“送”羊肉,最開始的時候城內的瓦剌人可能是擔心投毒而不敢吃,但時間長了就沒人顧及了。
在被圍困的情況下就得過緊巴日子,不說一粒米一粒米的數著吃也肯定是會減量的,在隨著三天的時間過去,飢餓已經讓有些人忍受不了了。
很快瓦剌人就發現,這肉……沒問題?
不僅沒毒,就連蒙汗藥這些東西都沒有,甚至還是新鮮的肉!
而在這個時候,張輔也終於是知道了朱銘等人拿著那奇怪的東西在喊些什麼了。
明軍優待俘虜?
不只是這麼簡單,朱銘等人帶著朱瞻垶讓人臨時製成的鐵皮喇叭在忽蘭忽失溫城牆周圍喊得是大明怎麼對待之前那些背離瓦剌的百姓的,同時再附加上一些暗示性的話。
這目的就很簡單了,是個人就知道。
從表面上來看這是個好辦法,因為一旦成功,那就可以說是兵不血刃的拿下忽蘭忽失溫,但張輔並不看好。
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