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已經派人追擊了,在八百里加急啟程之日,柳升已經奉太孫之命率領兩萬餘將士渡過斡難河,直奔據說是本雅失裡藏身之處的烏蘭烏德。”
沒有得到回應,朱棣再次開口,說起了他知道的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如今蜀王已經帶人在我斡難河畔不間斷巡邏,谷王則是派人牽制住了忽蘭忽失溫方向的撒裡怯兒,同時護衛太孫。”篳趣閣
“諸位說說,我們大明該怎麼辦吧……”
說完,朱棣就靠在了龍椅上,顯然是在文武百官給出答案之前不打算說話了,但他不說不代表就沒人說。
“兒臣斗膽,請父皇關閉大明與瓦剌的互市!”
朱高熾少見的站了出來,不僅如此,還更少見的以強硬的姿態站了出來。
“自永樂八年父皇您御駕親征之後,韃靼舊地就成了我大明的疆域,可話雖然這麼說,我們大明因為疆域太過遼闊,再加上父皇您認為過多的把控會消耗我們大明的實力,因此就沒有在斡難河以北的地方設立衛所。”
“不僅如此,就連移封草原的藩王都沒有在斡難河以北的,兩年來,瓦剌不僅屢屢越界放牧,幾次騷擾谷王封地,更是進入斡難河以北如無人之境。”
“現如今,他們享受著大明給他們帶來的好處,但卻未曾為大明邊疆的安定做出貢獻……”
“是以,兒臣認為我們應立即表明我們大明的態度,不能再抱著仁義之心,實際上卻讓別人得寸進尺了!”
如果說方才朱高熾站出來是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的一件事,那麼現在朱高熾的話就足以讓所有人都驚爆眼球了。
這就好像一個從來都是好脾氣的人,但有朝一日不過是因為別人看了他一眼就選擇大打出手,甚至還有一種不打死不罷休的感覺。
這種落差感,不可謂不大。
然而,這僅僅只是開始,更讓人驚爆眼球的還在後面。
“陛下,臣附議。”楊榮一臉的平淡,但說出來的話卻無異於石破天驚。
“子榮,你……”也顧不得是在朝堂上了,金幼孜有些失態地站了出來。
“子榮,你可知道這關閉互市會帶來什麼嗎?”
“互市,是我大明為安穩瓦剌而選擇的和平策略,是為保我大明邊境和平的策略。”
楊榮看著已經有些急昏了頭的金幼孜,絲毫沒有著急的意思。
“若是互市關閉,蝸居在土剌河與阿魯渾河一代的瓦剌日子就更難過了,不僅失去了出售牛羊和羊毛等貨物的途徑,還失去了購買糧食、布帛的途徑,對於瓦剌來說是一記重擊。”
“現如今已經入夏,下一次的互市近在眼前,按照以往的規律,瓦剌就指望這這次互市來交換大量的糧食和布帛,一次來渡過草原的寒冬,但若是互市關閉,這些就都沒了。”
“今年冬天,會有大量的牲畜甚至是瓦剌人凍餓而死。”
“長此以往,大明和瓦剌的戰爭勢必會再次爆發。”
“你既然清楚,又為何要支援太子殿下的決定!?”金幼孜已經顧不得自己在說什麼了,直接當著皇帝、太子以及文武百官的面把這話說了出來。
這要是追究起來,判他個大不敬之罪也是沒有問題的。
“正是因為清楚,所以才要支援。”楊榮抬起頭,不再看金幼孜,而是不卑不亢地看著上面的朱棣。
“古人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瓦剌與大明的和平都是虛假的,是因為瓦剌勢弱,不想讓我大明如同覆滅韃靼那般對他們才委曲求全的,而互市則是他們積蓄力量的一個途徑。”
“之前我等支援互市是因為我大明內部也是虛耗嚴重,需要時間去恢復,而不是再行干戈,因此才會有互市的開展。”
“但現如今,在考成法、替補法以及攤丁入地法的輔助之下,我大明已然呈現出蒸蒸日上之色,又因為將韃靼舊地劃歸到我大明之下的願意,我大明不再缺牛羊戰馬。”
“現在看來,和瓦剌的互市給我們大明帶來的好處並不多,要遠遠少於互市所帶來的壞處。”
“作為被我大明冊封的順寧王、賢義王和安樂王,馬哈木三人對我大明沒有做出任何貢獻,反而是在已經侵佔了斡難河以北的情況下還讓本雅失裡潛入我大明境內。”
“是以,臣請奏,請求陛下關閉互市!讓瓦剌知道若是做不到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那就要付出代價!”
楊榮雙手拱起,微微欠身,但語氣鏗鏘。
喜歡日月江山永為明請大家收藏:()日月江山永為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