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天皇宮,文華殿。
“啊啊啊啊!”朱瞻垶看著面前的奏摺很是頭疼,這兩天他是忙得直薅頭髮。
“咋?這就不耐煩了?”朱高熾坐在一旁喝茶,聽見大兒子的動靜之後老神在在的瞥了兒子一眼。
“本來你爹我都好長時間不接你爺爺讓人送來的奏摺了,但因為你開口才重新開始接的,你不處理可不行。”
“不是,哪有您這樣的!?”朱瞻垶都快被自家老子給氣笑了。
“這能一樣嗎?我要的是從應天到浙江一帶的摺子,為的是瞭解這些地方的情況,為了修路給提前做好準備!”
“您倒好,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直接把爺爺那邊的摺子全都要過來了,您說我要這些摺子幹嘛?不夠浪費時間的!”
朱瞻垶氣得把桌子上的奏摺給掃到一邊,不過他還算是有理智,並不是直接把奏摺掃飛,而是給扒拉到一邊堆著去了。
別看這些奏摺堆得是雜亂無章,但這都是大明上下的近況,是朝廷瞭解地方情況的視窗,少一本就可能會導致某個地方的百姓挨餓受凍。
“你是皇太孫,也是儲君,這些歷練是必不可少的,不然的話你以後怎麼處理奏摺?臨時抱佛腳等到時候再去慢慢適應嗎?”
在這一點上朱高熾沒有絲毫的縱容,他很清楚這項能力對於兒子來說是有多麼重要。
一個皇帝若是看奏摺的耐心都沒有,那還談什麼治理天下?
“我不是看不進去,也不是沒有耐心,只是現在爺爺還很硬朗,再說還有您這個太子爺在我頭上頂著,我著什麼急?”
朱瞻垶癱在書桉上有氣無力的,他現在很著急,但卻又沒什麼辦法。
他想要知道的是應天到浙江一帶的訊息,因為他正打算給這兩個地方修水泥路。
修水泥路可不是簡單的yy一下就可以的,在這個時代修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為這個時代的路不像是後世那樣,遇山開山、遇水架橋,是需要考慮到地勢的。
其次,這個時代的運輸也不行,更沒有後世水泥罐車那種東西,所以修建起來是極慢的,若不是有從建州女真和安南那邊帶回來的戰爭奴隸,這事兒朱瞻垶都不敢想。
若是鐵路的話也就罷了,那東西是屬於劃時代的,就算是千難萬險朱瞻垶也會全力去修,因為鐵路一旦建成就代表著大明的統治真正進入了穩固期,不管是有叛亂還是戰事,軍隊都能第一時間到達。
這就跟以前修建大運河一樣,誰都知道這事兒費錢費力還費人,但不管是漢朝還是隋唐都在修,因為他們都知道運河的重要性。
在朱瞻垶看來,鐵路的作用等同於運河,甚至超越運河。
“行了,放心吧。”朱瞻垶哪裡不知道大兒子在想什麼,當即就開口寬慰了起來。
“你爺爺早就知道你的想法了,也去上新河口的水泥窯看過你修建的水泥路了,下面沿線各個地方的官員早就收到了通知,都會竭力配合的。”
“除此之外,你爺爺還呼叫了五軍營為你的修路大計去運送材料,保證不會拖沓的,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至於你,就好好的在這看奏摺吧,還埋怨。”
“要知道若不是因為你是皇太孫,你爺爺跟我誰還願意讓你去看奏摺?你看完了我們倆還得再看一遍給你查漏補缺,這樣一來就多了一道程式,你當我們願意?”
“身在福中不知福!”
……
朱瞻垶趴在書桉上,沒好氣的朝著自己老子翻了個白眼。
他的確是不喜歡看奏摺,但正如他說的,他不是看不進去,也不是沒有耐心,如果自家老爹和老爺子真的是看不了奏摺,那讓他來處理這些事情他也沒有異議,但是這不一樣啊。
現在明知道老爺子還硬朗,自家老爹也有的是的時間和精力,在這種情況下朱瞻垶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了一種憊懶心理。
明明有人頂著,那幹嘛要去做呢?
就是因為這樣才有了他現在的心理活動和結果,一方面不喜歡也不耐煩的看著奏摺,但另一方面批示的都還算不錯。
能力是有的,但就是不願意看,這就是朱高熾對自家大兒子的評價。
“行吧……”朱瞻垶有氣無力的從書桉上爬了起來,將剛才扒拉到一邊的奏摺又給拉了回來。
“您跟爺爺說一聲,讓他老人家注意收集一下施工的進度、那些奴隸的反應以及勞役的強度,這些我都有用。”
朱瞻垶也認命了,他知道自己作為皇太孫這是必須經歷的一段過程,反正逃不掉,那就試著去接受吧。
不過一碼歸一碼,他並不是真的想要修水泥路,水泥路更多的還是方便內部,是給百姓和商人提供便利的,他不像在這方面浪費太多的人力物力,他更想把精力都放在鐵路上。
這水泥路就是個投石問路的石子,朱瞻垶想要看看現在的大明在這方面的進度如何,從而對修建鐵路這碼事有點兒心理準備。
雖然這兩件事名頭一樣都是修路,實際上卻沒法真正比較,但好歹也能多少有點兒心理準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