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寧王就是一個不穩定因素,現在寧王對女真人發了狠,這豈不是代表著女真人的未來極有可能是由寧王動手?
這樣一來既不用安撫朝鮮,又不擔心太孫殿下背上惡名,還能讓皇上也不受到影響。
柳升等四人此時此刻心中就只有一句話:寧王牛逼!
寧王見柳升等人答應得如此堅決,不由得點了點頭表示稱讚,然後扯了一下馬韁,掉頭離開。
不久之後,明軍中衝出了一騎,迅速朝著北方的輝發城方向而去。
給朝鮮傳遞訊息,面前的婆豬江就是一道天塹,能夠行得通的就只有三條路。
第一,想西南方向而去,走到婆豬江和鴨綠江交匯的地方,那裡沒有女真人,可以從那裡渡河。
不過走這條路線的問題在於繞遠。
朝鮮即將推進到的虎兒文衛在察剌禿山衛的東方,在寧王要去的兀拉山城的西北方,而兀拉山城還在察剌禿山衛的南方。
也就是說,這條路線需要饒進朝鮮境內,然後橫穿朝鮮和大明的邊地,再向北而行進入白頭山,才能抵達虎兒文衛。
第二條路就是向後,朝著遼東都司方向前進。
在遼東都司,有大明的戰船停靠,經船抵達朝鮮,再重複與第一條相同的路線。
這兩條路線看似很遠,但實際上卻是相對來說比較近的。
而柳升等人,選了個最遠的,但卻是最便利的。
從婆豬江畔到察剌禿山衛,轉道輝發城,再從輝發城進入灰扒江,借用水路直達虎兒文衛。
日暮之後,整個明軍營地燃起篝火,營帳也悄然不動,整個明軍營地一片寂靜,偶爾能夠看到有幾個人影閃過,似乎是正在巡邏的哨兵。
見到這一幕,遠在婆豬江對岸的女真人心無波瀾,一如既往地巡視著。
然而,早在天黑之前,明軍的眾將士就開始有意無意地向西北方向靠攏,那邊有營地也有樹林,能夠擋住河對岸女真人的視線。
女真人不像柳升有千里眼,只憑借肉眼根本沒有辦法很好的觀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現在這個階段,望遠鏡可是個稀罕東西,整個明軍這邊也只有柳升有,還是朱瞻垶借給他的。
因此,明軍在女真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只留下了幾百人馬作為迷惑,大軍實則是趁夜出發,朝著察剌禿山衛前進。
與此同時,大明的南方,張輔的行動也初見效果了。
因為騰驤衛和錦衣衛的努力,所以張輔和柳升的行動異常的順利,僅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將清化至景縣一線以北的區域全部收復。
說到這裡,張輔都有些羞愧。
因為說是收復,但實際上他基本上什麼都沒做,只要身著明軍鎧甲的將領帶著隊伍進入,就會有山民們的夾道歡迎,甚至還有不少山民給他們送糧食。
所以,名義上說是收復,其實就是去撿功勞的,他們根本就什麼都不用做,百姓們都在等著他們來。
這也是為什麼僅僅只用一個月的時間張輔就能夠收復這麼大的一塊區域,因為他們根本就是在趕路!
但說歸說,張輔還是很好的約束住了將士們沒有拿那些山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