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這事兒在他看來本就不是什麼靠譜的事情,當初他所謂的給朱家算命也不過是從朱家幾代人的性格、行為等方面來推斷的,最後再加上一點心有所感。
從內心來說,姚廣孝更相信人定勝天,就好像當年他幫助朱棣起兵造反一樣。
而現在,他掐起了手指,但卻不知道從何算起。
從北征的時候開始到現在都快兩年了,而朱瞻垶在這兩年的時間內不斷地蛻變,不管是在文政還是武事方面都是這樣,成長的速度讓人心驚。
好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
如今在姚廣孝的眼中,朱瞻垶好像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人,你不知道他的性格,不知道他都做過什麼事情,根本就無從算起。
良久之後,他放下了手,偏頭看向門外的天空,口中喃喃著。
“大明,真的要昌盛起來了……”
而此時的主角朱瞻垶正在後悔不迭中。
“唉,虧了虧了……”癱坐在椅子上,朱瞻垶不停地感嘆著。
“小小年紀嘆什麼氣?”朱高熾瞥了自己大兒子一眼。
“就那麼點事兒,你爺爺早就有準備了,還用得著等你去提醒?”
“鄭和與王景弘兩隻船隊,同時還要護送他國使臣回國,怎麼算這還得多造很多的船出來,你爺爺又不傻,肯定早就有準備了。”
“有準備歸有準備,但戶部還能掏的出來銀子嗎?”哪怕是有了老爹的開解,朱瞻垶仍然是有些悶悶不樂。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他在回來之後才想起來造船的事情,這次比起歷史上鄭和的第四次下西洋不僅多了王景弘這支船隊,還得多一支騰驤右衛的,多一支騰驤左衛的。
右衛直奔南美,左衛帶著趙王的人去澳洲考察,一個前期可以跟著王景弘走,一個前期可以跟著鄭和走,但到最後都是得分開的,所以都得額外準備。
雖然王景弘、騰驤左衛和右衛這三支不需要很大的福船,但因為人數的問題,再加上他們極有可能要運回來一些東西,所以還是得不少準備的。
這就不少錢了。
雖然因為治理貪腐以及那些豪商的原因讓國庫多了一大筆來自於抄家的收入,但這也不夠用。
建著順天府、編撰著永樂大典,還下西洋、招待各國使臣,這些都是費錢的大事兒,都不是幾兩銀子就能打發得了的。
更別說還有戰爭這碼事兒了,要知道大明這兩年可沒少動,又是漠北又是安南的,現在還準備對建州動手,想想就知道得不少的開支。
大明的財政本來就處於赤字的尷尬境地中,不管是羊毛還是抄家的收益都只是止渴,並不是儲備。
雖然都是用來喝的,但差距可大了去了。
“不是,你小子是不是連你自己做過什麼事兒都忘了?”朱高熾聞言收起手中的書,好氣又好笑地看著自家大兒子。
“我做過什麼了?”朱瞻垶被自家老爹說得有些懵。
“你知道大明今年多了多少收入嗎?”朱高熾看著大兒子,真的是不知道說什麼好。
明明都是因為他才開始實行並落實的,但到最後不知道的卻是他這個發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