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地方,老崔扔給我一身雨衣,便率先下了車。
雨水砸在雨衣上,發出密集的白噪音。
(渝)城是座山城,雨水全都流到了低窪處。
這附近的下水道被白色塑膠袋堵住了,滿是積水。
我穿的還是帆布鞋,一腳下去,雨水全都灌進了鞋裡。
心裡一陣煩悶,也沒心思去拿開堵水的塑膠袋。
畢竟我踩過的坑,也希望別人可以試一試。
站定腳步,抬頭就看見眼前一座矮小的城門。
上面寫著通遠門。
周圍滋生的青苔,還有那已經泛黃的石牆,都是歲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跡。
“通遠門?七星崗,好傢伙,還是名勝古蹟。”
“看來咱們這個部門,真能免費旅遊啊!”
我看著眼前的景色,不由得感慨一聲。
而老崔對眼前的一切,卻緊皺著眉頭。
在他的講述之下,我才終於知道了這地方的歷史。
公元1644年,也就是明崇禎17年。
張獻忠率六十萬大軍,圍攻山城。
六天六夜終破通遠門。
張獻忠的幕僚傳話:蜀人負陛下,而非陛下負蜀人。
就因為這一句話,讓張獻忠再無心理負擔,舉起了對川蜀無辜百姓們的屠刀。
他甚至還假借科舉之名,誘騙讀書人來殺。
張獻忠怕堆積如山的屍體汙染水源,便將他們全都扔到了亂葬崗。
也就是現在的七星崗。
後來進入的清軍更是殘暴,因為軍糧不濟,開始以人充糧。
那時候的川渝地區,徹底淪為了人間煉獄。
整個天府之都,被殺到不足五萬人。
也導致了後面的人口大遷徙,湖廣填川蜀。
1929年,山城在潘市長的帶領下,實行廢土變寶,在七星崗建立新市區。
這可以說是全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遷墳行動。
整整三個月的時間,共挖出白骨42萬具,數量驚人。
當時民間流傳。
修路挖墳,破棺露骨。
那位潘姓市長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特地請來了活佛做法。
最終耗巨資建立一座金剛菩提塔。
後面也流出來另一句話。
七星崗鬧鬼,金剛塔鎮邪。
而那座塔,至今依然屹立在渝中區。
坐軌道10號線,在七星崗地鐵站下車。
有機會去山城遊玩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