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知名不具將軍抓回的惡首為何又供出其受到党項高層的驅使以及物資供給?考慮到在抓捕惡首過程中,党項施加的種種阻力以及兵戎相向,還請党項首領務必給予解釋。
我宋主對此行為表示憤怒和遺憾,若党項不能給予宋合理的解釋,宋保留做出進一步反應的權利。
——以上。
党項首領李德明在聽聞宋使以一種倨傲和不愉的態度唸完國書之後,後脊背上的冷汗淌了下來。
這一切發展得太快,整個過程不過瞬息。
就在此期間,党項眾人仿若被一種奇異的氣氛所籠罩,整個國家的人都有些暈暈陶陶。
李德明是一個保守的人,他心知宋國西北即便再孱弱,也不至於被區區若干個小勢力所『逼』迫,就算一時之間宋西北軍後退,待到其東北軍或者中央軍大軍壓上,這些反抗就會像小火苗一般,刺啦一聲給滅了。
但是作為党項的首領,他並不在意作壁上觀,一來可以觀察宋軍如今的實力,而來,有旁人來削減宋邊境實力又有何不好。
李德明確實有過蠢蠢欲動的念頭,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個有些許野心的男人,在和成為中,都會優先選擇後者。
只是他雖蠢蠢欲動,卻到底沒有敢邁開這條腿。
無他,他顧忌宋西北的太平王和飛星將軍龐統,同時,還有西北鎮守的曹將軍。
他倒是不多在意這幾位,因為按照他對宋國官職還有帝王心術的瞭解,太平王和飛星將軍早晚脫不開兔死狗烹的結局。
如今這兩位鎮守的東北方向,遼國剛剛同其腹部的女真人打了一架,所得頗豐,所損亦是不小,遼主年紀大了,已經失去了當年的雄心壯志,開始轉為在脂粉堆和美酒佳餚中消磨時光。
宋遼之間短時間內打不起來。
而打不起來的宋遼……又何至於讓宋繼續留著一個能打的異姓王?
宋國的新皇帝執政之風暫且還看不出來,但是單單看其甫一親政便直接削了他們南王,還將新任南王困在京城中,若說其和善大度……便是一笑話了,這樣的帝王,可以忍受北邊有兩座大山嗎?
飛星將軍龐統是宋主拿來壓制太平王的,而一旦宮裡頭那位得寵的龐貴妃誕下龍子,只怕不用等個幾年,這個飛星將軍便會和他的封號一般,入飛星劃過天際,隨後墜入塵埃咯。
旁人等不起,但是他能等。
他要等他的兒子長大,等党項的實力進一步加劇,等他們拿下吐蕃,乃至於拿下大宛,等他們有了最雄壯的猛士,最強壯的馬匹,最豐饒的田產,然後,他們就可以得回他們自己的榮耀。
在此之前,他必須忍耐。
這位党項的帝王沒有將此舉當做是宋國的刻意挑唆,原因很簡單。
宋國派出人馬去到各地調查吃空餉之事早已在四周傳開,有不少首領一方面嘲笑這宋帝此舉為做死,但是在口頭上他們卻紛紛誇獎小皇帝乾的漂亮,就該這樣,順便批評了一番吃空餉之人連帶表了一波忠心。
吃空餉對於軍隊來說是大忌諱,如果被發現毫無疑問流放是逃不了的,既如此那些個將領們又何至於再多忍耐?刀都架在脖子上了難道還要和小皇帝講什麼深有苦衷嗎?
再加一把火,宋國都要成為刺啦刺啦響的小肥羊啦!
就連區區羌人都敢鬧騰要獨立,不就是因為看到了這個。
但是即便如此,李德明還是沒有做出什麼過激之舉。更是沒有順勢做些大動作……
咳咳,小動作還是有的,畢竟兵荒馬『亂』適合塞人啊。宋國又有將『亂』民塞到軍隊的習慣,多好的機會啊,放過都對不起老祖宗。
……哦,雖然他已經不記得他老祖宗叫什麼名字了,算了這個不重要。
李德明這些日子是真的挺愉快的,但是他是真的沒想過去趁『亂』『插』一腳獨立,現在還不是時候,党項還需要時間積累,他們也好,遼國也罷,彼此都在等待宋國徹底衰弱下去的機會。
真的,他發誓,比宋國帝王的名字還真。
但是萬萬沒想到他不搞事下頭有人要搞事啊。
喜歡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故宮裝喵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