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這類的學子大多來自兗州、豫州這類較為富庶又學風濃厚的地方,但是也有旁的州,就連涼州都考上來了一個,雖然成績比不上旁人,但是那可是被定為蠻荒的西涼貧瘠之地的珍貴學子啊!
這一年的學子三甲被選出的時候正是秋日,這是夏安然定下的。
春闈、秋闈,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科舉制的順序了。
只不過如今的大漢比之他參與科考的紅樓時代版圖要稍小一些,而且報名參考的學子也沒有那麼多,也多半集於洛陽周邊的郡縣,故而也沒有必要像後世那樣層層篩選,差不多是考兩輪就分出了高低。
因為這一制度是在興平十二年春定下的,所以殿試反而轉為了在秋天,不過也挺好,秋天亦是收穫的時節,而且在小冰河時期,秋天考試比春寒料峭時候對學生也更友好一些。
暗戳戳『插』手了出卷考試的夏安然作為科舉的前輩在心中這樣想,覺得自己的建議真的特別好特別體貼啦==。
至於學子們是不是這麼想……恩,智者見智吧。
三甲選出的這一日夜晚,已經是一個合格帝王的劉協舉辦了一場私宴,邀請了他親近的臣子們,其中自然包括夏安然。
小皇帝這一日興奮異常,他連連勸酒,眼睛都是亮晶晶的,這條路他們走得太久,也太小心了。
從辦圖書館,到辦學校,從兗州、豫州的小規模實驗,從聯合涼州的賈詡來擇選人才,到大家逐漸將擇吏制當做尋常事情,並且以孩童能夠考入大學為自豪。
他們一步步得謀劃,謀到白了發,謀到舊人換新人。終於在今日塵埃落幕。
但是科舉制僅僅為開始,在此之前,舉薦制和擇吏制能夠有一個相對的平衡,主要還是舉薦制的起點比擇吏制的要高,一個是中層官員開始,一個則是自底層做起,能夠被舉薦的,多半也不會將擇吏制當做假想敵就是了。
但是科舉制就不同了,為了吸引學子參考科舉,科舉制的起點便不低,幾乎同舉薦制平行,既如此,當世家們逐漸發現,舉薦制的地位不再如此超然,他們手中的舉薦名額也不再如此珍貴,自然也會引起一波反彈。
但是那都是明天的事情了。
今日還是且飲杯中酒,以賀同凌冽寒風共至的新氣象吧。
酒酣耳熱之時,忽見曹『操』朗笑著坐正了身體,以節擊盞,忽而慨聲而歌。
曹『操』本就擅樂,此時用的又是尋常的調子,宮廷的樂師們立刻就順著他開頭的音調為其配樂了。
夏安然亦是看了過去,他此時正是最開心的時候,一雙黑眸也是亮晶晶的,就等著曹『操』能來一首給後世小朋友們增加回家作業的詩歌呢。
曹『操』嘴唇一張,吐出的第一句就讓他稍稍瞠大了雙眼。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
堂中眾人亦是和著曲調,雖不知他要如何作詞,卻能以音調相和,夏安然笑著在心中默默和著曹『操』的音調,將這一首《短歌行》一同唱了下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正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當浮一大白。
===
夏安然,字景熙,司隸成皋人,年少即有才名,年十七,董卓霍『亂』,安然投曹,後為兗州主簿,為主簿期間,普灌溉、飼養之法,使兗、豫二州收糧頗豐。
後入中央,為大司農,其扶持小農經濟,鼓勵民眾進行貨物交換,期任職年間,東漢的最低貨幣,自五銖,轉為八銖。其小農經濟以及中下企業的大力發展,為東漢王朝積累大量資金。
後經文帝的治理和鞏固,為武帝時期東漢的雄起奠定了基礎。
史稱——康文盛世。
且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出現在小冰河時期的盛世王朝。
於內政,康文盛世經濟繁榮,先後恢復路上絲綢之路,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大量舶來品的湧入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亦促進了生產業、手工業、種植業、畜牧業的革新。在此期間,東漢出品的諸多科技產品透過海、陸絲綢之路傳向歐洲。這些發明對世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康文期間,思想活躍,文化昌盛,國立校舍的創辦率、普及率為歷代王朝之最,世界上第一所面向公眾的圖書館便創立於此時,書冊的發明,促進了文化知識的傳播。科舉、擇吏、舉薦制三種擇才之法並行,使得康文時期出現了大量的人才,辯才興盛,促進了外交官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