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這孩子以前經歷了什麼,哪怕明明是被交付給了後輩的手下,小孩依然有些拘束,鼓勵小朋友開口發問花了夏安然近五天時間,因為搞不清小孩的興趣點是什麼,夏安然幾乎帶著他走遍了大半個昌邑,一點點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也因為好奇,他變得稍稍活潑了一點點。
但是因為他還是不喜歡開口問,夏安然也不知道他究竟知道與否,便只能將事情解釋得很細。
這張表格上是前些日子工坊的人在製作出這批耕具後做的實驗對比資料,而根據這些資料,夏安然做了幾道折線統計圖,這是一道非常簡略的資料圖,但是非常的清晰乾淨,最大的優點是可以透過幾條代表不同內容的折線將觀看資料人最感興趣的事物以最簡單、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
夏安然半蹲在小朋友的身邊,給他指出這幾道線代表的含義以及應該要怎麼看。
“犁一畝地的時間”
“犁田深度”
“耗力程度”
隨著他指尖的滑動,小皇帝可以清晰得看到幾個犁的優缺點。
而作為基準的正是東漢現在普遍被使用的直轅犁。
新的幾個犁的勞作時間和深度比之直轅犁都有很大的提高。
如果,如果大家都用這些新的犁的話,是不是以後就不會有人餓死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夏安然並沒有嘲笑小少年這樣有些天真的話語。
他只是歪過頭,又指了指被放在一旁還等著實驗的好幾個農具“只改一個,是不夠的。”
“除了工具,最重要的還是良種,若是能夠培育出高產又強壯、耐病的品種,再修建灌溉措施……”
“如此,才算盡人事。”
“除卻人事,尚且還要看天意,若這一年風雨皆順,那麼定然可以古豐滿倉。”
小皇帝用一雙烏溜溜的大眼睛看著他,他嘴巴張張合合,最後低著頭道“陛下,陛下一定也是會努力當個好皇帝的。”
他聲音輕輕的,宛若蚊喃,但是夏安然還是聽到了,他有些疑『惑』得眨眨眼“與陛下何干?”
小少年依然低著頭,聲音卻極為平穩“若陛下仁德,上天便不會降下災禍。”
“噗。”聽到他的話,反應過來小孩的思路之後,夏安然噴笑出了聲,他『摸』『摸』小孩的腦袋,腳步一轉站到了他的背後,輕輕將他的臉蛋抬了起來。
第一次被這樣對待的劉協簡直要驚呆了,一時間竟然忘記了反抗。
入目的便是正在犁地、記錄資料的官吏,還有幾個穿著同他們一樣工坊制服的小吏在那兒跳腳,他們在責怪負責『操』作的小吏『操』作的動作不對,乾脆將板夾往正巧路過的同僚手中一塞,擠開『操』作的小吏,自己哼哧哼哧得接過了犁地的活計,一邊幹活一邊還嘰嘰喳喳表示這才是正確的姿勢,爾等莫要因為錯誤的姿勢荒廢了我的努力啊!
“陛下的仁德,不是在天地,而是在這兒。”
他聽到夏安然這麼說。
“陛下德,那麼他治下的官員便關心民生,關注百姓,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
拖著他臉頰的那隻手輕輕放開,只是他的話語卻縈繞在他的耳邊“陛下仁,若是遇災,便減輕賦稅,派良吏來治理百姓,助農人復耕田地,以保來年收成。”
“安然以為,災不可免,災亦不是上蒼對陛下的懲罰,而是考驗。”
夏安然一字一頓道“多災,方可興邦。”
他微微仰頭,此時正是冬日,又是一個大晴天,看著天空極其的遼闊“災為起,陛下同朝廷的治理為承,民間舉動為轉,災後的大漢為合。”
“起承轉合,一樣都缺不得,只要每一次大災後的結果比前一次好,便是陛下仁德。”
“也是陛下和朝廷沒有錯。”
“天災從不是陛下的錯,人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