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他二人相談甚歡, 不過一會兒,曹純和孫策也停下了手,二人擦拭了一下額上的汗珠,便緩緩走了過來。
夏安然隨手接過曹純傳遞來的木刀,又遞了一塊汗巾過去,曹純接過之後, 擦了擦滴落下來的汗水,二人動作極為嫻熟自然。
並沒有人遞汗巾的孫策, 默默看了一眼笑眯眯一動不動的小夥伴, 只得自己呼啦呼啦甩乾淨了汗珠。見他如此,周瑜終於回過頭看了他一眼,笑道“伯符可是也要瑜來給你遞個汗巾?”
孫策見他雖笑得和善,但想到自己幹了什麼糟心事, 他還是識相得搖了搖頭。
到了昌邑城後, 為了和曹純住在一起,夏安然的新宅便小了些,畢竟昌邑是兗州的都郡, 房價和三線小城市東郡自然不同, 曹『操』為兩人擇的房產其實原本是一豪族的舊宅, 只是這套宅子原主有爵位,若單獨賞賜一人,無論是夏安然還是曹純的官爵都無法居住。
於是他靈機一動, 裝模作樣封住了穿廊, 又開了幾道門, 將一處宅子分為二,賞賜給了兩人。
再修整了幾處,便挑不出什麼錯處了,也因此明明是兩個人的家,但是風格極其類似,若有人自高空俯瞰,定是半點看不出半分不和諧的。
如今已是深秋,涼意已深,自然不能讓他們帶著汗意落座,夏安然催了幾人換上乾燥的衣裳,四個成年男人並兩個稚童,才一同落座。
夏安然為幾人,點上麥茶。
自他做出麥茶起,麥茶就成為了夏家的待客飲料,尤其是夏天,被井水鎮過的茶水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如今天氣已涼,他便煮了些熱水,將炒過的麥粒投入其中,一直在那兒溫著,要喝時候直接傾倒即可。
與尋常茶湯完全不同的清淡茶香嫋嫋自杯中升起,周瑜打量了下這一廳堂,廳外秋風帶著淡淡涼意,捲起枯黃的竹葉打旋而過,室內卻溫暖乾燥,正是多虧了夏安然在屋內廳堂砌起的炭爐。
這東西多出現在北方,因此南方人周瑜有些新奇。
就見它以木為底,撒上爐灰,上投放了零散幾塊正閃爍著紅『色』火星的黑炭,顯得竟有幾分精緻。其頂端有鐵鏈,被固定在房頂。鏈條上有一個掛鉤,勾住的正是煮著麥茶的水壺,顯然,這根鐵鏈的目的是為了調整下掛物件的離火的距離,以此控制溫度。
好生有趣的設計,家住南方並不需要置辦火爐的周瑜這樣想到。
此時,火爐裡頭炭火點點,幾人圍爐而坐,捧在手上的熱茶傳遞來層層溫度,桌案上放著幾個金燦燦的橘子,點綴了室內,很是明豔可愛,氣氛一時間顯得極為輕鬆愜意。
孫策隨遇而安,適應『性』極強,這是周瑜早就知道的,所以他也半點都不意外,為什麼同樣明明是南方人,此刻孫策卻一副已習慣北方生活的樣子。
就見他極為熟練的掏出了一個鐵鉗,在火炭中撥弄,不一會兒,就被他扒拉出了幾個栗子。
周瑜看孫策和夏安然以及曹純處得極為熟稔又隨意,就知道他們的確關係非常好了,孫策『性』格極好,又很幽默大度,所以他很擅長交朋友,但儘管如此,能夠在他剛到昌邑隔日,就被孫策帶來見的客人,顯然這二人在孫策心中地位也很高,可以當得上是知心友人了。
如此想著,周瑜眼睫稍稍一眨,他睫『毛』長而直,如此一動便在眼簾下投出了一道暗光。
孫策半點也不怕燙得將熱乎乎的栗子拿了起來,指尖一用力就勾開了深褐『色』的外殼,透過這道縫隙,一股子香甜的氣息撲了出來。
他將這個栗子遞給了周瑜,對周瑜說,“公瑾,快來嚐嚐這栗子,這是咱們兗州的特產。趁著熱意未散時候味最美。”
周瑜眼睫一眨,敏感得注意到了他話語中的二字,他看了他一眼,低頭又看看手心裡面的栗子。
雖做文人打扮,但是周瑜亦是弓馬嫻熟,手心裡面長滿了繭子,自然也不太怕燙,他見夏安然和曹純一臉不在意,就剝開來吃了,栗子香糯,不知道被烤了多久,入口就能被舌尖抿開,之後就是充盈的甜香。
再抬頭時,他就看到,曹純也在剝離子。
就見他拿了一個小碟過來,將栗子一個個擠壓開放入,夏安然便從小碟中拿起栗子順著縫隙拆開,再放到兩個小孩面前。
兩人配合極為默契。對上週瑜看過來的澄澈眼光,夏安然有些赧然。
他也沒有多解釋什麼,周瑜果然也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恐怕只因為他們是一對感情比較好的兄弟,畢竟這是東漢末年,友情與基情同飛的歲月。
栗子雖好,但是容易不消化,夏安然只給兩個小孩一人吃了兩個就不讓他們多吃了,反倒是一人塞了一個橘子讓他們剝著吃。
因為食物開道,周瑜顯然沒有開始時候那般拘束了,只見他吃了幾個栗子之後便剋制得不再多吃,也跟著拿了一個橘子,他剝橘子的手段可比兩個小孩嫻熟了不少,三兩下就剝開了一個,橘子皮還是連在一起的,指尖更是半點不沾汁水,小少年們就不行了,他們那兒的橘子皮坑坑窪窪,因為控制不好力道,橘子肉還被戳破,室內很快『蕩』起了柑橘特有的芬芳。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見兩個少年都『露』出了一點點為難的神情,夏安然便讓他們回房間去吃,另外先把今天預習做完。
“預習?”對於這個第一次聽到的名詞,周瑜有些好奇,夏安然便對他解釋道。
這是一種學習方法,上課前先預習,可以在講課時候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因為預習之時心中已有思考,有了思考的疑『惑』再在上課時候被解決,這個疑點就不會再被忘記。
下課後,配合回家作業,再做複習,每日學習到的東西,便可記得十之八九。
搭配隔上幾日的小考,隔上幾月的大考套餐,如此,知識方能融會貫通,不再被遺忘。
這是來自後世學生夏安然的學習經驗,他當然知道這個世界有過目不忘才能的天才多,但是他就是想要給他們佈置作業,哪怕要付出批閱講解作業的代價也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