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成皋,便是試行,駐軍一月曹軍均嚴格執行。”
“偶有違規者,重罰。”
“主公事先便已說了,若有成皋居民遇到了不守規矩的軍漢,大可來告,定嚴處。多來幾次,就沒人會胡來了。”
“時間久了,兵士之間也會互相制止,蓋因軍營以隊、營為連坐制度,獎懲均以隊。”
“長久如此……”
郭嘉微微笑了笑,並沒有繼續說下去。
夏安然卻知道他要說什麼。
長久如此,曹『操』軍隊所到之處,均不會受到大抵抗,甚至部分城池居民會主動開城門。
這在東漢絕非不可能發生的事,東漢民風彪悍,百姓同官員間的關係遠不如明末、清朝那般民畏官。
事實上,縱觀東漢末年的史書,但凡寫到抵抗非常劇烈的城池的時候,都要加上一句,本地縣令、太守等頗受民眾愛戴,民眾自發加入抵禦外敵的隊伍、節衣縮食供給軍隊。
這絕非個例。
民眾選擇支援本地的領導人的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無法確定新來的政權能比現在這個更好。
這也是為何許多攻破這樣的城池之後多半會發生屠城情況的原因。
因為新政權心知留在城市中的人內心是支援老政權,既然你無論如何都不會乖乖聽話,那就只能屠盡。
就結果來說,東漢末年唯一沒有屠城的領導人,真的只有劉備。
這個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的名聲足夠好,即將被佔領的城池不恐慌,被人攻打的城池百姓自發保護。
而作為強烈對比的反面人物,正是曹『操』。
但是現在郭嘉告訴夏安然,曹軍也準備以仁為主了。
若真是如此,能夠堅持下去的話,曹軍恐怕當真能走得比歷史上更順利一些。
而這種事情,就是最初的時候難了些,等時間久了,官兵反而會自發保護這份名聲。
當年的紅軍就是如此,到了後期,徵兵都是比較順遂的,兵士也以加入紅軍為自豪。
但是如此做的話……
夏安然垂眸和郭嘉的眼神對視。
片刻後他偏開了視線。
如果以“仁、忠、信”為宣傳口號,曹『操』這輩子都別想稱帝。
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立身之本都推翻,又怎麼還會有人跟隨他?
曹『操』和劉備不同,劉備身上在稀薄也是流著劉氏的血,又是被承認的劉皇叔,他稱帝只能算是劉家內鬥。
是故意的?
還是……無意的?
無論是哪一種,夏安然都無心去管,這是曹『操』認可的事,是現在的曹『操』所下的決心,至於未來的曹『操』是否會後悔……那就是未來的問題了。
這個政策沒有錯誤。
無數人都走過這條路,最終得出的結論就只有一條——得民心者得天下。
郭嘉並不知夏安然心思百轉千回,他把玩著羽扇,唇角嘲諷勾起“若是主公當真攻城,他就即可投降,不過假戲真做。只之後主公的名聲將一敗塗地,就為了奪中牟一縣,得不償失。”
“他正是看出了這點,才有恃無恐。”
“小智爾。“
聞言,夏安然倒有些好奇了“奉孝說陳宮乃小智……何為大智?”
這個問題顯然問住郭嘉了,他哼哼兩聲,將羽扇擱在自己面上遮住了光“嘉要歇息片刻,煩勞景熙快到時候喚醒我了。”
對於他這樣無賴的態度,夏安然只能扯過馬車上作減震用的被褥蓋在了郭嘉身上,他從後世而來,自然知道這位天縱奇才之輩的身子骨有多弱,雖然現在看起來還是活蹦『亂』跳的,但是還是小心保護比較好。
感覺身上被人蓋上了被子,郭嘉並無動靜,呼吸沉沉,彷彿當真睡著了一樣,知道後來夏安然也被氣氛帶動躺了下來,他才睜開了雙眸。
何為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