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能。
種植和養殖一樣,說白了就是將植物動物生長中的一切不利於它的因素都撇除,不讓它去思考別的,就使勁得長肉就行了,日照、土地這些姑且不去討論,水肥就是一個可控的點。
而有幾個節點的植物,是無論如何都不能缺水的,這個叫做臨界值,在這個時候缺水,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巨大影響,乃至影響到守城。
比如水稻的孕穗期和開花期,小麥的拔節期和灌漿期。
這是植物的自我保護,日常的觀花植物也是如此,如果沒有開花,在開花前發生了危及生命的情況,植物會將供花的營養收回來,導致植物消苞,而如果已經在開花了,植物就會將所有的營養投到花身上,讓其成功育種,但是隨即植物將會死亡。
但是現在夏安然遇到的問題是,他所在的區域,種植的是粟米,不是水稻也不是小麥。
粟米也就是小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作物,據傳是狗尾巴草馴化而來的品種,營養價值高,而且莖葉可以作為飼料給大型食草動物作口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漢代已經有了小麥,但是現在的小麥畝產不夠高,又是新新作物,稅賦又以粟米為主,農民便不願意種它,種它的也就當個雜糧來鍾。
也就是說,在這時,小米和小麥的地位和後世完全是相反的。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粟米,極其的耐旱。
在水利灌溉技術不到位、且農民無法安心勞作的動『蕩』時節,這種能靠天生天養就能有收成的植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來自後世的夏安然知道,小麥雖然比不上粟米的耐旱程度,但是無論口感也好,畝產也好,都要高於粟米,所以他準備在自己的莊園裡頭種植小麥。
當他對呂夫人說出這一想法的時候,呂夫人忍了忍,沒忍住,探出手『摸』了『摸』他的額頭,確定不熱後才頗為委婉的說道“安然,現在已要入秋了。“
夏安然之前打聽過,如今少部分種植漢麥的地區均按照粟米的種植時間,在穀雨前後種植,並沒人試過在九、十月份種植,因為大家的概念都不認為小麥能過冬。
但是夏安然曾經看過一則新聞,成皋所在的鄭州為了過冬的候鳥有食物吃,特地在黃河灘邊種植了冬小麥。
他畢竟不是農林專業的,自然不知道每個地區能夠種植的作物,但是哪怕現代比古代氣溫稍稍上升幾度,也不會相差太多,現代可以種植冬小麥的區域現在問題也不大,而且他隱約記得長城以南都可以種植冬小麥。
無論如何都要賭一下。
現如今黍米正在收割,本來過了秋日農田就空著了,見夏安然要折騰,又聽他說只是折騰他自己的莊子,呂夫人也就是心疼個種子錢,別的倒是沒什麼,夏安然也到了這個事兒多的年紀了,別人家鬥雞走狗,家裡的種種田……多大的事。
於是她和呂伯奢商量了下,呂伯奢便將家中之前買來嚐個新鮮的麥種給了夏安然。
不多,也就一斗。
畢竟是買來嚐鮮的,但是這點分量供給播種是遠遠不夠的。
三國的一斗約為十升,雖然讀書時候為了方便都是一升等於一公斤,實則十升約莫也就七、八公斤,而如今一畝地,夏安然到現場看過,粗略算了下,他一畝地可能需要四十到五十斤的種子。
他的莊子上有三塊地比較靠近水源,如果只種這些,就需要數百斤的麥種。
這些錢自然不可能由呂伯奢出的,好在夏家也是個富庶人家,這些錢之前都被封存了,夏父夏母離世的時候,夏安然已經十四歲,自然是知道家中資產的,這些被封存的銀子被呂夫人做主先取了出來託了人去買了麥種。
因幾乎沒有大量種植這一作物之人,所以都是零散收入,湊齊了麥種數量後,花去的錢叫夏安然都感覺心痛。
這個價格都能算得上是經濟作物的價了!
在呂家人幫他採購麥種時候夏安然也沒閒著,他在改造自家莊子裡頭的井。
成皋是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北有黃河,中有汜水蜿蜒而過,這也導致這裡的地下水資源豐富。
夏家的莊園離黃河汜水稍遠,要引水肯定是有些麻煩的,不過幸好莊子裡面打了一口井,而且水位很深。
於是夏安然便尋了木匠師傅,請人給他做了一個手搖水車。
不過是給井水用的。
原理很簡單,和龍骨水車類似,透過手搖桿子帶動嵌有鏈條的圓盤的旋轉,在鏈條之間懸掛竹杯,底朝上,隨鏈條下行,灌滿水提上來,然後在翻轉到一定角度之後倒出來,這是在出現壓水泵之後已經不再使用的取水方式,如果可以夏安然也想做個手動壓水泵,可惜如今的原材料沒辦法到位,手動式壓水泵需要一定的密封條件,在沒有金屬原件的時候還得先放置一下,等以後想出辦法在做那個,手搖水車的缺點就是零部件容易壞而且採水量有限,別的倒是還好。
至於需要手搖這個問題……
夏安然『露』出了神秘的微笑,秋收後空閒下來的農家娃兒們會很樂意來玩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