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宇公司原先的地皮上,拆遷工作還在進行。
這個拆遷,不僅僅是原先的廠房設施,還有一些相連的房舍。
這些房舍的存在,處理時,有些麻煩。
天宇最早是一個街道小廠,屬於大集體性質。後來,也就是在老廠長甘北山手上,做起柴油機的小配件,後來,配件做的內容多起來,量也做大了。隨之,心思也就大起來,索性做起了整機。
最早時候的小地塊不夠用,就向四邊擴充套件。
那個時候,擴充套件地皮,要比後來容易些。一些舊房舍,經過協商,能搬遷的就都搬遷走了。
那個時候,只要是組織上出面,讓這些老房子裡的人換一塊地方住,很容易說話。
要不,有人說了,那個時候的人,沒脾氣,好說話。
只要說是國家建設需要,涉及到搬遷的人家,沒多的廢話,只要在其它地方,給房子,立馬就搬走了。
廠子繼續擴大,地皮也就有了進一步的向外擴張。再涉及到搬遷這樣的事情,周邊的人不好說話了。這些人比之前的人難講話。
這樣,就出現一些後來人形容的釘子戶。
廠子擴充套件的部分,無奈之下,只好繞開了釘子戶的地皮。天宇公司有些車間的建設,就成了古怪的建築,房型不規整。以至整個天宇公司的用地,邊邊拐拐沒個直線,七曲八彎。
再後來,廠子裡有困難戶,就在那些不規整留下一點空隙的地方,搭出小的窩棚,七八個平方,四五個平方,反正是有能耐的人見縫插針。
雖然公司的後勤部門出面干涉,處理卻沒有結果。
因為是在廠子裡上班的人,又確實是困難,沒有住的地方。最後,廠子裡管這個事的部門妥協。
那個時候,天宇廠沒有集體宿舍,更就談不上給職工住的地方。能夠有人這樣解決住處,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在這次的拆遷中,這些歷史遺留產權不清的小窩棚,卻成了讓遠峰頭痛的問題。
伊寶投資旗下的地產公司,找市府相關部門,來解決這些遺留問題。
相關部門踢皮球,踢給了遠端集團,說這塊地,是遠端集團下屬公司的。
伊寶投資旗下的地產公司老總鄭舒懷,去見遠峰。
遠峰派出以後勤部長丁大虎為首的一個協調小組,幫助伊寶旗下的地產公司做協調。
前期的協調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但也還有很難溝通的釘子戶。
知道這塊地皮上要建設商業廣場,顯然,就是黃金地段,最難溝通的住房,就是想多要一些可以回遷的房子。
這一戶人家,搭建的就是一個小窩棚,只有八個平方,加上旁邊的一個茅房,還有一個搭建的雞窩兩個平方,加起來,有十二三個平米。戶主要回遷時給一套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不答應這個條件,就是不搬。
丁大虎的嘴皮子跟這戶人家磨破了,也還是沒有達成協議。
那個戶主甚至說:“你們也可以繞開我家嘛。”
說了玩吧。就要出現的,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在這群建築下,留下一個小窩棚。
真能想得出,也說得出。
遠峰派馮宛平接替丁大虎做協調小組的組長。
丁大虎回集團後勤部。
在交接時,丁大虎雙手握住馮宛平的一隻手,說:“你真是我的救星。我怕這裡了。”
“行啊。我就替你受苦受難吧。”馮宛平心裡清楚,他來這裡,不僅僅是當一個協調小組的組長。
遠峰已經同他說清楚了,協調小組只是一個過渡。等遠峰和伊寶投資的老闆協商好後,這個協調小組搖身一變,就是遠端房地產開發公司。
遠峰要把天宇這塊地皮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
有道是,安居樂業。
要想把遠端集團職工的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房子是個問題。
現在,普遍是居住空間太小。有些人,即便是小面積的房子也沒有。
房子問題,困擾遠端多少年。
這次,利用天宇地皮,就著建設天宇商業廣場專案,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就著這個機會,遠端集團也可組建一支隊伍,趁機進軍房地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