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雙方簽訂的合同,遠端公司這邊開始折騰。
對,折騰。
這是遠端公司一些人的說法。
也是,遠峰第二次接任後,比上一次更能折騰。
先是把幾個一線分廠與市場部合併,組建出五個子公司。這個,說起來,動作似乎不算大。但真的是折騰了。在一些人眼中,沒有必要。
最讓大家感覺是一個大折騰的,機關裁員。一下子就分流了近四百人。讓不少人奇怪的是,這麼多人被分流,少有放屁的。大家竟然廢話也不說幾句。
這真的是奇了怪了的事情。
前兩個大的折騰,沒讓一些人喘過氣來,這就又來了一撥。而且,動靜不小。弄出一個合資公司。
這個合資公司,就是以五公司為班底,進行組合。還有一個美其名曰的說法,叫做最佳化組合。
遠端集團公司五公司的原有產品,併入四公司生產。
五公司人員拆分,一部分原產品的中堅力量,併入四公司,以保持原有產品生產的連貫。再由四公司抽出三分之一的人員,換防到五公司。
“這是從老宅中搬東西,到新樓裡。”有人用了這樣形象化的比喻。
有人給予糾正,“這是右邊口袋裡的東西,掏出來,放進左邊口袋。再從左邊口袋裡掏出東西,放在右邊口袋。”
有人說得更露骨,“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不對,不對。你們說的都不對。是把幾個兒子家的東西,往一塊集中。”
果然是。
工具分廠,大修分廠,還有其它三個分廠也要抽調人員進入合資公司。
有了這樣的折騰,合資公司高階技工人數佔到操作工人的百分之二十。其它工人,均為四級工以上。
這也是合同上約定了的。
生企部按照合同上裝置進行調整,下了排程令。
有人視這個排程令就是廢紙一張。
大修分廠的廠長宗海洋不配合裝置調整。這是在動他盤子裡的蛋糕啊。
要調出的裝置中,有一臺裝置,在程頌手上打算處理給農豐公司。程頌沒來得及處理好這件事,就離開了遠端公司,去市府報到。
農豐公司的李家義,只好重新操作,給宗海洋送了好處。宗海洋答應伺機處理這件事。依據是在程頌執掌遠端時,與農豐公司有一紙合同。
現在,要是把這臺裝置調整到合資公司,再想打這臺裝置主意,可就難了。
為了留下這臺裝置,他同遲根本之間有了些扯皮的說法。
“老遲啊。這臺裝置,大修分廠要用的。”
如果是遠峰出面,宗海洋或許不敢用這口氣。因為是遲根本,他有點不買賬。
宗海洋愚昧到認不清楚形勢,現今,不是程頌在位。
遲根本說:“這個,你不要跟我說。你應該對生企部去說。”
“你這不是來了嘛。你答應不要這臺裝置,我再去跟生企部說。”
“你是合資公司的總經理。我當然要對你說。你們把遠端公司的好裝置都拉走了,這邊還要生產的。”
在他倆商談甚至有了爭執時,有一個人往這邊來。
鄭曉海在辦公室無聊,到生產現場轉悠。他今天要到的是合資公司,也就是之前的五公司。對於合資公司的運營,他有了不小的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