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張領導讓遠端公司轉產的設想,遠峰覺得不靠譜。
轉產,就能救遠端公司出泥潭嗎?
在第一時間,就有了聯想、想到了家滿公司聘請的高管劉定一。
劉定一如果不是頭腦的一時發熱,不至於慘到給陳家滿打工吧。
前車之鑑。
遠端公司敢走這條路嗎?
劉定一走錯了,付出的代價,是他一個人最多也就是一家子人。
遠端公司要是走錯了一步,那就是四五千人到哪裡吃飯的問題。
再則,這個轉產,專案方來自於哪裡,是國企還是私企?這是遠峰最擔心的。
遠峰隱隱約約感覺,這個轉產,可能只是一個表面上的說法,背後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即便是華令虎,也不清楚,這個專案到底是怎麼回事。華令虎如果清楚,肯定會告訴的。從華令虎所謂吹風的口氣中,很無奈。
但對張領導的設想,遠峰不能直接反對。
成立特別合作部,是遠峰的一個積極回應。至於這個特別合作部的工作效率,能夠保證到什麼樣的程度,就是事在人為了。
想要這個特別合作部給出積極的響應,半年,一年,甚至兩年,就看兩個年輕人努力的結果了。
但這兩個年輕人,也是要吃飯的,只有基本工資,定不下心來,需要獎金,就得多些精力去為勞動服務公司做策劃什麼的。
特別合作部為轉產的事情,能做出多少成績也就可想而知了。
設立特別合作部,只是辦公會上說的。辦公室的門口,並沒有掛出牌子。其實,這塊牌子已經在做,即便做好了,暫時不掛。留著需要掛出的時候,比如上級來人,為轉產的事而來時,會掛出來。
特別合作部,目前,在這幢行政辦公樓上知道的人,並不多。
鄭曉海知道這件事,辦公會遠峰說了。
幾乎每天,鄭曉海要到特別合作部辦公室走一趟,貌似關心兩個年輕人的工作。對於已經蒐集的資料,鄭曉海會拿起來翻一翻,說幾句不關痛癢的話。
“不錯,不錯。你們很努力。”
看著鄭曉海離開的背影,兩個年輕人對視了,是有話想聊的,卻找不到合適的話頭。
這天,開排程會前,花可南問遠峰,要不要說一說轉產的事。
“公司裡,現在傳這個事,傳得厲害。大家都在瞎猜。如果不做一個說明,傳走了形,會產生負面影響。”
遠峰點頭,“這個事,確實需要說一說。這樣吧,你把工作佈置後,我來說這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