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海的眼睛眯起,有了賊眉鼠眼的表情。他不得不佩服程頌的老謀深算。
這兩個人合作多年了,他們有共同的利益,又相互爭奪。可以說,他們是既團結又鬥爭,在鬥爭中團結,在團結中鬥爭,一路磕磕碰碰走來。
好在,鄭曉海識時務。即便在一些事情上與程頌有大的矛盾,卻能聽取柳姍的建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加上呢,柳姍在兩個男人之間做了斡旋。
程頌比較肯聽柳姍的建議。
柳姍給程頌一個合理化的建議,讓程頌對這個女人刮目相看。
“兒子長大了,自立門戶,是正常的事。只要這個自立門戶,不妨礙老子,就可以相安無事。”
一個女人,能夠說出這樣深入淺出的道理,讓程頌大開眼界。
程頌始終認為,柳姍是他的人。
這倒不是他的自以為是。因為柳姍太會做人,太瞭解男人們的心思。
鄭曉海進到程頌的陣線,主要是那一次。
企業裡還是雙駕馬車時,在要不要建設新的總裝車間時,另外一個一把手接受了一個合理化建議,把多餘的資金,放到新產品的研發上,購進先進裝置,高薪引進研發人員。
程頌卻要建設一座大型的總裝車間。
剛上任的副總經理鄭曉海投出了決定雙方命運的一票。他把這一票投給程頌。
鄭曉海有考量。另外一個一把手,是軍轉幹部。而程頌是這個企業裡成長起來的,已經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
後來,另外一個一把手被程頌排斥,離開遠端公司。
鄭曉海押的這個賭,押對了。
程頌讓鄭曉海負責新車間的基建。
也就是這個工程,鄭曉海有了人生中第一筆大的進賬。
他是要感激程頌的。
加入程頌的圈子,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
再後來的一些事情決策上,鄭曉海感念之前得到的好處,也就站到了程頌的一邊。
正如柳姍說服程頌時說的那個觀點,鄭曉海有了權力,有了發財的機會,也就有了自己的圈子。
但在一些事情上,鄭曉海在表面上聽眾程頌的調遣。
程頌可是一個很講面子的人。
用程頌的話說,鄭曉海能和他尿到一個池子裡。
在柳姍的協調下,鄭曉海做事,本著一個原則,儘量避開程頌的利益。
這樣,所謂的老子和兒子,做事時,儘量井水不犯河水。
即便有一次,明明知道自己人會吃大虧,鄭曉海還是聽取了柳姍的建議,把一塊大的蛋糕,拱手讓給了程頌。
......
花可南下到配件三分廠當廠長,第一件事,就是和排程員秦大超談話。
目前,三分廠沒有副職。原先的副職頂替邢仕朋當上廠長後,又被調整到鑄造分廠去當廠長。
因為時間不允許走常規路,花可南開門見山。
“大超。我們是熟人,真人面前不說假話。我對生產完全一個門外漢。你內行。三分廠的事,從現在起,你就多辛苦。從現在起,行使副廠長職權。至於任命,我會去和組織部門溝通。相信,這個任命,早晚會下達。”
秦大超既感到突然,又感覺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