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仕朋和方元聽遠峰這樣一說,都撲哧地笑出聲來。有這樣解決問題的嗎?
自古就是,勸和不勸鬥。
遠峰要他們繼續爭吵,他們也就相互對視了,目光都柔和下來,都在徵求對方意見,是爭吵還是不爭吵?
辦公室裡安靜下來,遠峰這才感到頭疼。
按照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加工件在工序上,工序檢驗必須百分之百的檢驗,一個也不能落下。
工序檢驗工先前分散了歸由各個生產分廠管理。
分廠要完成任務,生產量第一的思想支配,分廠就暗示工序檢驗工放寬檢驗尺度,可透過可不透過合格檢驗的,也就是一隻腳門裡一隻腳門外的,一列放行讓其透過。
就是不能透過合格但靠近合格臨界的也讓其透過。
這種情況,被全面質量管理辦公室發現,經過公司協調,所有的工序檢驗工全部劃歸質量檢驗部管理。
這以前,質檢部只管理檢驗員和檢驗師。
按說,工序檢驗工收歸公司由質量檢驗部管理後,質量應該上一個臺階。不然。問題又來了。
分廠用小恩小惠收買工序檢驗工,甚至給質量檢驗部送禮。結果,原先出現的質量問題又出現,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有時候,工序檢驗工在得到分廠給的好處後,竟然將百分之百檢驗變成百分之五十的抽檢。檢驗工暗自把自己提升成檢驗員或檢驗師。
外協件進廠,就更有玄機。外面進來的貨,隨之而來的好處更是讓進廠檢驗員慾望之門大開。
在進廠檢驗員的手裡,百分之二十的抽檢,變成了千分之二十的抽檢。這,不是他們偷懶,是人情面子做做樣子。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東西手軟。
這些規章制度是從什麼時候被改變的,卻又說不清楚。這就像房間裡的積塵,某一天打掃出來時才大吃一驚,日積月累竟然是這樣的觸目驚心。
解決這兩個分廠出現的矛盾,其實很簡單,大家都照章辦事,問題也就不會產生。
恰恰是,現在,大家都不按規章制度辦事。完善的規章制度成了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的裝飾品。規章制度完善在紙上不完善在心裡,最終還是擺設。
現在,既然程頌和鄭曉海都把電話打過來,遠峰沒有理由推開去不管。他面對的,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常務副總。現在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把這個球再踢出去。
遠峰打出一個電話。電話叫質檢部長藍琳琳到總裝分廠生產現場去。
放下電話後,遠峰對面前的兩個人說:“走吧。”
邢仕朋和方元相互對視了一下,似乎都在問對方,遠峰這下的是什麼棋。
看不懂啊。
兩個人這就相約了似的,一齊把臉面轉向遠峰,不約而同問道:“我們的問題?”
遠峰說:“就在這裡,能解決什麼問題?去現場。”
喜歡官企請大家收藏:()官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