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著程頌。
程頌端起茶杯,是要喝茶。但,他端起茶杯後,卻又放下。
“這些人,在自己小小的獨立王國裡發號施令。他們的私慾極度膨脹,總想找一個發洩口。把他們放出去,就像關在籠子裡的老虎,一下子有了撒野的地方。”
政務副職點頭。
張原也點頭。
其他的人也跟著點頭。
紀檢主政官關曉雲沒有點頭。她認為程頌說的是一個歪理。
遠峰也認為這是一個歪理。
程頌這樣說,有他自己的道理。
他這樣說,暗埋伏筆。
這就是,邢仕朋出了這種事,遠峰負有一定的責任。
要是沒有正職全部出去要債的安排,邢仕朋就不會因為找女人的事被抓。
邢仕朋出了這種事,遠峰要負一定的責任。在處理邢仕朋的問題上,遠峰就應該考慮一下自己決策上的失誤。
程頌繼續說:“我還是原來的觀點。在我們遠端公司,生產第一。沒有產品,談不上市場。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不是?銷售,也是在生產之後。”
這就有人把目光滑到遠峰這邊。
程頌說:“那些銷售為龍頭的說法,是吃飽了飯沒事幹的所謂理論家們的胡扯。遠端公司的發展和事實說明,只要有產品,就能賣掉。”
鄭曉海側臉瞄了遠峰一眼。
“至於什麼時候賣掉生產出來的產品,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程頌說到這,丟擲一個問題,“你們說,是不是啊?”
這個企業,骨子裡還有不小的小農意識。生產經營的指導思想是生產第一,只要有庫存就好。手上有貨,不怕沒人要。
程頌在以前就說過:只要手上有貨,市場會在某一個時間來特別惠顧。
這倒不是程頌的自以為是。
曾經,程頌和另外一個一把手有過爭論。
當時,企業裡有兩個一把手,一個是以生產經營為重心的行政一把手,一個是黨務工作為中心的一把手。
兩架馬車,各行其道。
主管生產經營的一把手是個技術幹部,提出以銷售帶生產。
程頌是政務一把手,不同意這個觀點,認為是跟風,沒有頭腦。
巧的是,那一年南澇北旱,遠端公司積壓在庫裡的貨一下子清空。
這個事實,讓程頌出盡了風頭。
這個事例,成了他守株待兔“有存貨就是好”的護身符。
一次酒後,程頌甚至把明朝朱升的話拿來發揮:高築牆,廣積糧。就是說,手上要有貨。
“我還是那個觀點,廣積糧。生產重要。我們的領導,在決策時,心中要有這個數。”程頌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地敲了一下。
遠峰望了程頌一眼。
程頌以為遠峰想說什麼,就做了手勢,往下打壓的樣子,繼續說:“如果都看市場,農民就沒法種田了。先等市場情況弄清楚再種糧食,是不是誤了季節?”
這番話,是為後面要說的事做鋪墊。
喜歡官企請大家收藏:()官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