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瑟國王沒有說話,而是在低頭思考。
一是思考洛蘭所說的到底可不可信,二是在思考自己應該怎麼恢回覆洛蘭合適。
身份越是尊貴的人,說話就越不能夠隨心所欲,因為難免會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斷章取義,或者曲解意思。
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禍從口出,不是沒有道理的。
歷史上禍從口出的案例還少嗎?
北周時期有個鼎鼎大名的人物叫做賀若敦。
賀若敦作為鮮卑族人,骨子裡就有驍勇善戰的因子,因此在當時的金州就帶領一支部隊南征北戰,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可是賀若敦的官職一直都不高,和他同時入伍的同僚,有些已經是大將軍,再看看自己還只是一個金州刺史,這讓賀若敦心裡多少有些不平衡。
賀若敦沒有將這份不爽掩藏,倒是時常對自己的同僚下屬抱怨朝廷的不公,這麼多年了也不給自己升職加薪。
原本將在外,可能他的一些牢騷說說也就算了,不會傳到朝廷,也引起不了什麼不良反應。
可是,當朝廷的使者來到當地的時候,賀若敦太沒眼力勁了,直接在這個使者面前一而再,再而三的抱怨自己待遇差,朝廷有多麼不公,這些資訊全被使者帶回了朝廷。
當時北周的權力掌握在晉王宇文護手上,這些抱怨的話一傳到宇文護那裡,把他氣得不輕。
宇文護本身對待不恭順於自己的人就很是排斥,何況賀若敦這樣的言辭在他看來就是在藐視他。
於是宇文護一怒之下直接下令讓賀若敦回朝廷自殺,臨死前,賀若敦終於明白自己遭來殺身之禍的根源。
於是將自己的兒子賀若弼叫來,沉痛的告訴他:我這一生最想做的就是平定江南,可是現在已經徹底做不到了,希望你能夠繼承我的遺願,將江南收復。
還有,你一定要牢記我是因為什麼而死,以後一定不能隨意亂嚼舌根,禍從口出,要切記!
別說是大人物了,很多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的時候說錯一句話,都可能招惹殺身之禍。
尤瑟國王說錯話當然不會惹來殺身之禍,畢竟他是波佩克特王國的國王,手上大權在握,沒有人敢對他動手。
但是對於潘德拉貢王室多多少少還是會產生影響的。
在這個世界,很多人並不追求榮華富貴,他們追隨某一個人或者忠於某一個人,也許只是因為那個人的名聲。
所以經常出現兩軍交戰,謀士和統帥互換的情況。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論到了哪裡,都能夠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他們的追求也就發生了改變,逐漸從物質享受變成了精神享受。
當金錢不能滿足他們慾望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想著名聲和榮耀下手。
很少有人願意跟隨暴君,除非暴君的實力非常強悍,勢不可擋。因為跟隨暴君勢必會遭受咒罵,名聲也會一落千丈。
“你的想法是對的,潘德拉貢王室的形象確實需要維護。但是維護潘德拉貢王室形象的方法有很多,你為什麼非要在騎士決鬥時,影響決鬥公平?”
尤瑟國王先是肯定了洛蘭維護潘德拉貢王室形象的想法,但同時又否定了洛蘭的做法。
這其實已經很明確,就是在告訴洛蘭,你不應該幫助斯羽,你這麼做破壞了整個騎士對決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