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緩緩地降落,沒有人注意到太陽是什麼時候落山的,就好像突然那麼一下子,世界快進了。反應過來的時候,太陽就已經開始下山了。
紅紅的一輪太陽,比正午時掛在空中是還要更大更遠。
這不禁讓洛蘭想起了故鄉的一個老故事
孔子向東遊歷,見到兩個小孩在爭辯不休,就問他們為什麼爭辯的面紅耳赤。
其中一個小孩子說:“我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和人的距離更近,而正午的時候和人的距離也變得很遠。”
另一個小孩子卻認為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距離人比較遠,而正午的時候距離人比較近。
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時像車的車蓋一樣大,到了中午時就如同盤子一般小了,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
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很涼爽,到了中午的時候熱得如同把手伸進熱水中,這不是近的就感覺熱,而遠就覺得涼的道理嗎?”
孔子聽了之後不能判斷他們倆誰對誰錯。
兩個小孩子笑著對孔子說:“是誰說你智慧多呢?”
沒錯,正是那篇很古老的,在語文課本上要求全文背誦的故事——《兩小兒辯日》。
原本洛蘭是有多麼討厭背誦課文,可是現在他竟然有些懷念那種感覺了。也許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一點家的感覺都沒有,所以任何一點和故土有關的東西,都能夠勾起洛蘭深深地回憶。
如果不是這樣,洛蘭都不知道自己的記憶力原來可以這麼好,這麼長時間了,他竟然還能把《兩小兒辯日》一字不差地完全背誦下來。
他都想給自己發一頓小紅花了。
傍晚的黃昏帶來的是視野的朦朧和昏暗,寒眠季日長夜短,所以同樣的時間,天黑的更早了。明明是傍晚,天色卻已經有些要入夜的感覺了。
天空被夕陽染成了紅色,雲朵像火一樣燃燒。洛蘭的臉也紅了,當然他並不是因為羞澀。而是陽光照在了他的臉上。
洛蘭坐在夕陽下的屋頂上,風吹動他的長髮,銀白色的長髮在一樣的光芒下變成了橘紅色。
那是一幅絕美的圖畫。
斯羽站在不遠處盯著洛蘭的側臉,她就好像是失去了魂魄一樣,整個人都呆呆的,眼裡只有洛蘭,時不時還會露出羞澀的傻笑。
而現在洛蘭再想的竟然不是行兇者什麼時候出現,而是晚上該吃點什麼。
他餓了。
早上和中午都沒有吃東西,再加上一整天匆匆忙忙地趕路,別說是那些南風鐵騎了,就連洛蘭都已經開始有些若有若無的飢餓感了。
“那個該死的行兇者還會不會來了?都已經這麼晚了,再不出現天都要黑了。”洛蘭不滿地抱怨道。
其實比起天黑,洛蘭更在乎的確實晚飯。按照計劃,他們收拾了行兇者就可以開飯了。可是現在他餓了,而行兇者卻連影子都沒有看到。
“公爵大人,那邊有人,有人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