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領命去了。
張至善得了張儀回報,張儀呈上曹為民書信。
張至善展開觀瞧。
書信略曰:朕與張至善將軍,乃兄弟也,賢弟救朕之恩,朕沒齒難忘,朕已經將漢中全境劃給了蜀漢,不料,呂佛奸邪,不肯交割,實在令人氣憤,賢弟立即出兵,朕當接應!
於是,張至善與馬安民商議兵進漢中之事。
馬安民道:“漢中地勢險要,極難攻取。今魏慈屯兵長安諸處,我們可以約會他起兵,兩路夾擊,可得漢中!”
張至善道:“將軍之言,正合我意!不過,呂佛已經名義上歸順了曹魏,魏慈豈能出兵相助?”
馬安民笑道:“大漢與魏國的協議表明:倘若呂佛不肯讓出漢中,兩國共擊之!我們可以再找曹為民履約,況且呂佛名義上歸降曹魏。但呂佛仍用天子儀仗,與曹魏更是貌合神離,兩國去年兵戎相見,就是明例!”
張至善大喜道:“誰人可以為大使,去長安說動魏慈出兵?”
參軍張儀道:“末將願往!”
張至善大笑道:“將軍能言善辯之人,堪當大任,此次還是你去!”
張儀乃張飛侄孫,一改張飛虎賁之態,極善言辭,此人今為參軍,多次出使,均不辱使命。
當即,張至善令張儀為大使,繞過漢中,翻山越嶺,直奔長安。
將軍府前,張儀遞上名帖。
軍漢接了道:“將軍可在此處等待,在下前去通報!”
魏慈正在廳中閒坐。
軍漢進來報告:“蜀漢將軍張儀前來拜見將軍。”
魏慈暗忖道:“張儀乃蜀中名士,不可不見。”
想到此處,令:“請他大廳相見。”
大廳,魏慈、張儀見禮畢。
張儀開門見山道:“當年,我伯公張飛將軍與將軍祖父魏延交情深厚,共建功勳。今我家將軍張至善,特令我前來拜會將軍,請將軍出兵,夾擊漢中,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魏慈不置可否,只是嘆道:“我祖父,本是漢將,跟隨劉備、諸葛亮南征北戰,頗有功勞,不料卻以謀反罪,冤殺於陰平……”
張儀道:“老將軍之功,古今名將,鮮有人及。我也為老將軍鳴不平呢。”
說罷,張儀假戲真做,竟掩面而泣。
魏慈冷道:“將軍休要傷感,待我奏明主上,出兵就是!”
張儀大喜過望,趕緊稱謝。
魏慈道:“實際上,我主已經到此詔令呂佛,讓他退出漢中,他只是不允,只是呂佛已經歸順了我國,我們好像不便出兵。”
張儀暗忖道:“這個魏慈,也來騙我,我豈會吃你那一套?”
笑道:“歸順?哪門子歸順?呂佛在漢中獨立為王,擅用天子儀仗,他名義上是歸順曹魏,實則在養力氣,倘若此人一旦羽翼豐滿,必然先取長安!”
魏慈點頭道:“將軍之言,我豈會不知?呂佛久反之輩,正當滅之!我立即奏明陛下,擇日出兵!”
於是,魏慈設宴招待張儀。
席間,張儀道:“將軍祖父本是漢將。將軍難道不想幫助大漢皇帝,興復漢室嗎?”
喜歡黑三國演義請大家收藏:()黑三國演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