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董昭不再報仇,反而死心塌地要為董慈效忠。
這日,董昭聽說朝廷要出兵,便來見董慈道:“陛下待我厚恩,末將無以為報,今日適逢討伐燕國,臣願領一哨人馬,作為前部先鋒,定要力破公孫大公!”
董慈大喜道:“賢侄年少英雄,足以破敵!”
當即,令董昭為先鋒,起兵十四萬,殺奔幽州。
得到戰報,公孫大公大怒,喝道:“董賊!安敢如此?何人可以禦敵?”
公孫好人道:“臣保舉一員大將,可戰敵軍!”
公孫大公道:“何人可以當此重任?”
公孫好人奏道:“公孫狐!”
公孫大公大喜道:“朕也素知公孫狐弓馬嫻熟,今朕用之為先鋒,即日起兵,去戰董慈!”
令人:“宣公孫狐進殿!”
一會,公孫狐進殿,拜倒在地。
公孫大公見他虎背熊腰,大笑道:“有將軍在!何懼黃河四鬼乎?”
令:“今冀州軍馬十四萬來犯,邊境告急!公孫狐起兵一萬!先行破敵!朕隨後起大軍十萬,會同各部將領,共擊董慈!”
公孫狐大叫道:“末將得令!”
出殿,點起一萬剽悍軍人,殺奔前線。
然後,公孫大公起大軍十萬,也是御駕親征。
山口城,兩軍相遇。
公孫大公揚鞭大罵:“董慈賊子!不尊岳丈!不尊王室!居然犯我邊境,該當何罪?”
董慈也大罵道:“公孫大公!朕尊你為大燕岳丈皇帝,你卻為老不尊,竟然與公孫忠相勾結,要謀朕的冀國,你該當何罪?”
翁婿二人,爭吵起來。
董昭叫道:“公孫大公!拿命來!”
縱馬揮刀,衝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