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令人:“捧將軍印來。”
侍從捧上印信,封:夏侯慈悲為武威將軍,曹哀人為奮威將軍。
二將,不想剛剛歸順,寸功未立,就受此大封,各自痛哭流涕,誓死報效曹為民不提。
一日,曹為民召見滿祺道:“將軍讓朕損失了五十萬兩銀子,現在你可以去東魏做使節,將軍懂得怎麼做。”
滿祺拱手施禮道:“末將遵旨!”
滿祺來到東魏,拜見曹光。
曹光有些驚慌失措,問滿祺道:“將軍此來,有何見教?”
滿祺道:“奉我主之命,來修改和談協議。”
曹光連連點頭道:“好說好說,去除‘西魏向東魏賠款五十萬兩白銀’那一款,將軍以為如何?”
滿祺道:“多謝陛下。”
於是,曹光又令人蒐集白銀,償還西魏……
按下西魏、東魏之事,暫且不提。
再講漢中呂佛,偏霸於此。
本來,呂佛因漢中不保之故,名義上投降了曹為民,實際上招兵買馬,積草屯糧,勢力又漸漸強大。
這日呂佛與眾將商議軍事。
呂佛道:“孤家困守於漢中,不如干脆前往洛陽,直接投降曹魏。”
陳祥論道:“不然,我軍駐紮漢中,北有強魏,南有兇漢,二者實力,皆遠在我漢中之上,因此,我軍不便再出漢中。但是,漢中,乃鬼蜮之關也。當年,張魯據之,欲成漢寧王,諸葛亮守之,北伐中原,幾欲成功。今我軍據山脈而守,也足以偏霸一方。”
呂佛又道:“各大諸侯,早已脫離晉國,或稱尊建號,或各自為政,我等應當如何處之?”
陳祥眾將皆會其意。
陳祥道:“主公武功登峰造極,文治堪比周公。可以漢中之地稱帝也。”
呂佛大喜。
陳祥又道:“主公稱帝,只恐魏國嫉妒,因此,不宜走漏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