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賞張至善。
傳旨:封松子生為東亭侯,封守塔瘟神為國神,享受十廟、十金身、十金山、百銀山、百童男童女的供奉……
又過三月,成都城內,殺氣極重。
諸葛至聖,正在點兵。
令:諸葛至聖為元帥,總領各軍。第一路,將軍關高義,起兵十萬,奇襲西昌各郡。第二路,將軍趙心慈,起兵十萬,進取巴中各郡。第三路元帥諸葛至聖,起兵十萬,接應各軍。
安排妥當,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殺奔川南、巴中各大隘口。
西昌太守高良,本當年蜀將高翔之孫。
他聽說關高義來犯,高良大驚失色,他立即會集眾將,商量對策。
謀士伊善道:“將軍與我祖父,皆為漢室將領,今將軍正好投降關高義,以圖王侯大業。”
高良躊躇道:“這樣將川南白白送人,心中不甘,不如先戰一陣,倘若勝利,我軍乘勢北伐,以取成都;倘若失敗,再降不遲。”
命令:伊善總守關口,高良為元帥,潘武為先鋒,起兵十五萬,出城迎敵。
西昌界口,兩軍相遇,蜀軍之中,門旗閃處,一員大將,猶如天神。
高良暗驚,忖道:“此人與當年關羽相貌一般無二,想來就是關高義了!”
正在思忖,關高義縱馬衝殺。
大將潘武迎鬥,不及一合,潘武人頭橫飛。
高良大驚失色,他拍馬奔逃,蜀軍發瘋追殺。
西昌軍馬,紛紛投降。
好不容易,高良逃到西昌城下。
吊橋高懸。
高良大叫,道:“伊參謀,快快放我進城。”
伊善大笑,道:“我已降了大漢,你快投降,好歹保個官位。”
無計可想,高良只得投降。
西昌城池,一戰而定。
關高義又令高良、伊善為前鋒,收取西昌其餘諸郡,其餘諸郡郡守、將領,或與高良、伊善有舊,或者懼怕關高義神威,盡皆獻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