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的空戰,國府這邊雖然算不上傾其所有,但是拼湊起來這近百架各式戰擊也可以說是傷筋動骨了。
其實就總體實力上說,華夏這邊參戰的空軍要遠弱於鬼子的航空隊。可是有一點讓華夏空軍佔盡了便宜,他們的突襲打的太突然了,東瀛參戰空軍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在之前的轟炸以及肆無忌憚的進攻中,東瀛空軍的戰鬥機將大量的彈藥都消耗在了對付地面金陵守軍身上,尤其是那些操控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防空人員,而當空戰真正開始的時候,有一部分東瀛戰機已經面臨著彈盡糧絕的局面了,因此在第一波進攻中,華夏空軍才能一舉擊落了鬼子六十餘架各式飛機。
地下陣地內幾乎所有人都像伍伺仁一樣來到了地面,極目遠眺,在藍天白雲間,雙方戰機都在忘我撕殺著。
這場空戰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最終華夏方面能夠安全返回後方的飛機還不足四十架,很多飛行員在身受重創之際直接駕機撞向了地面的鬼子軍隊。
“司令,看來我們這次的戰果不小啊!”
羅尤青在伍伺仁身後興奮的說道,完全沒有發現伍伺仁悵然若失的神情。
“但是我們付出的代價同樣也不小。”
劉鐵夫沉聲說道,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金陵保衛戰過後,估計伍伺仁也就再無機會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戰役了,一方面國府高層要平衡各方勢力,另外一方面也害怕伍伺仁趁機做大。
因為這次空戰的巨大損失以及連日來對金陵屢攻不克,江戶大本營只能將松井石根召回東瀛進行審查,而接替他位置的則是被稱為華夏通的岡村寧次。
本來岡村寧次並不是第一人選,江戶方面準備讓寺內壽一接過進攻金陵的指揮棒,但是老奸巨猾的寺內壽一瞭解情況後立刻拒絕了,以華北局勢緊張為由推脫掉了任命。
其實寺內壽一是害怕自己啃不下伍伺仁這塊硬骨頭,他心中隱隱有種預感,東瀛軍隊一定會在金陵吃上一個大虧。
岡村寧次上任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讓所有部隊休整三天,同時從申城調運上來一大批火炮。
戰事重啟,東瀛軍隊改變了戰法,開始步步為營,不像之前那樣想要一口吃個胖子,恨不得馬上攻取金陵。
雙方拼殺更加慘烈,截止到一九三八年一月十日,東瀛軍隊已經攻佔了近三分之一的金陵市區。為了打掉東瀛突前部隊,伍伺仁不得不將還未休整完的稅警總團第四團和楚軍重新派上戰場,這才阻擋住了東瀛軍隊繼續蠶食的步伐。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鬼子的坦克在這場城市巷戰中基本退出了舞臺,城市中那狹窄的街道以及密佈的廢墟,根本不適合大量坦克的湧入,如果單獨幾輛豆丁坦克,金陵守軍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就能夠解決掉。
戰爭打到現在,其實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單兵對單兵,雙方拼消耗、拼生命的肉搏戰。
為了阻止東瀛軍向城市內圍進一步推進,伍伺仁用盡了一切可以使用的辦法,這其中就包括派出特戰隊組成的狙擊分隊,在金陵城內的一座座殘垣斷壁中狙殺鬼子單兵,尤其是領隊軍官。
在短短的一週時間內,特戰隊組成的狙擊分隊共擊斃東瀛軍兩千餘人,相當於將他們的一個旅團打殘廢了。
狙擊手的作戰沒有特定戰場,在金陵城中,每一棟破碎的荒樓,每一處頹敗的廢墟,每一條摞滿屍體地街巷,都是特戰隊員們獵殺敵人的戰場。
這一個星期,對於鬼子來說絕對是一場噩夢。自從步入金陵市區後,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感受不到真正的安全。
對於一名士兵來說,或許死亡並不可怕,但可怕地是那種無時無刻都面臨死亡的感覺,長此以往,誰都會發瘋。
因為特戰隊神出鬼沒的狙擊戰,鬼子軍隊士兵計程車氣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與此相對應的是他們在進攻推進的速度也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戰事徹底陷入了僵持中。
面對這種情況,崗村寧次很快做出了應對策略,作為一名經驗豐富指揮官,崗村寧次明白,對付狙擊作戰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派出己方的狙擊手,去反殺對方的狙擊手。
沒過幾天,崗村寧次就召集了一大批射擊技術高明的老兵,手持九七式狙擊步槍,進入第一線作戰。
大量東瀛軍狙擊手的到來,立刻給金陵華夏守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從根本上來說,東瀛軍的這些狙擊手都不合格,他們只是槍法比較好計程車兵而已,至於說正規的狙擊手訓練,他們根本就沒有接受過。
就這樣一支並不專業、技術程度不高的東瀛狙擊手隊伍,卻給華夏守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
幸好特戰隊所有人員都經受過伍伺仁的現代化培訓,而且華夏軍隊處在防守地位,否則的話,金陵華夏守軍的損失將更加巨大。
很多次,伍伺仁都想拿著98k狙擊步槍親自上陣,狠狠教育一下小鬼子的神槍手,但是這個想法顯然是不現實的,他身為金陵保衛戰的最高指揮官,現實已經不允許他如此“胡鬧”了。
除了派出特戰隊進行狙擊作戰外,伍伺仁還制定了一項作戰計劃,那就是代號“午夜兇鈴”的夜間反攻行動。
一月二十日零點,伍伺仁調集了包括八十七、八十八、教導總隊等德械師在內的十萬大軍,對進入金陵內城的東瀛軍發起了反攻。
凌晨五點左右,東瀛所有軍隊幾乎都被趕出了金陵內城,讓崗村寧次多日的努力化為泡影。
這一次反攻經過了伍伺仁再三考慮,借鑑了後世的上甘嶺戰役。
一味的防守而不反擊,長時間下去士氣會逐漸消沉,只有透過區域性的反擊,才能讓軍隊看到繼續防守下去的希望。
不過這次反攻作戰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卻有兩萬多人永遠的倒在了金陵城的廢墟中。東瀛方面同樣損失巨大,在五個小時的時間內覆滅了一個半師團。
這一次失敗,讓剛剛有所建樹的崗村寧次被調離了指揮位置,接任的是另一位華夏通板垣徵四郎。
一座金陵城,讓東瀛軍隊三易其將,不禁讓世界譁然,歐美方面的軍事專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華夏,開始蒐集研究探討伍伺仁的指揮藝術。
喜歡抗戰從瞄準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戰從瞄準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