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界內正在和英領事協商如何調解華夏與東瀛矛盾的法蘭西總督,得到郵輪在長江口出事後喃喃問道:“這是泰坦尼克號事件重演嗎?可是也不該四艘三萬噸的郵輪都出事吧!”
“混蛋!”
英領事怒罵道:“你還沒反應過來嗎?這是華夏人用這四艘巨大的郵輪,自爆後沉沒,藉以堵塞長江航道,讓東瀛人的戰列艦和巡洋艦再也沒有辦法進入長江,威脅他們的首都!”
“這可能嗎?”
法國總督依然有些不敢相信,疑惑道:“用四艘造價幾千萬美元的油輪自爆沉沒堵截長江航道,就是為了阻止東瀛海軍的進攻?”
英國領事悲憤道:“華夏人就是這麼瘋狂!他們不是有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古話嗎?這些混蛋,我要向華夏政府抗議,我旗下的海運公司可是還有兩艘貨輪停靠在漢口碼頭,這下出不來了,華夏人必須包賠我的損失!”
法蘭西總督幽幽嘆息道:“華夏人了不起啊,敢於壯士斷腕,看來他們已經做好了迎戰東瀛軍隊的準備。”
出雲號上,松下幸之助咬牙切齒的低聲問道:“司令官閣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讓外務省那些閒漢去交涉吧!”長谷川清揮揮手,沉聲道:“華夏人阻斷的可不只是帝國海軍作戰的航道,他們把其他各國通向華夏內陸的航運線全部截斷了,估計很快這些國家的駐華代表就會向國府施壓,我們只需在一旁等待就好了。正好讓那些陸軍馬鹿認識到缺少我們海軍的困境,別整天總想著與我們海軍部門搶軍費。”
“屬下受教了!還是將軍閣下高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二戰時期的東瀛軍隊大多給世人一種兇狠狡詐的印象,在戰鬥中他們能夠做到很好的配合,給予對手冷酷無情的打擊。然而在看似團結一致的背後,東瀛陸軍海軍之間卻一直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同樣都是以“效忠天皇”為信仰的部隊,他們之間卻發生過很多次匪夷所思的衝突,演習中的陸軍士兵直接用槍口瞄準身穿白色常服的海軍軍官,海軍學院的學員在門口架起沙袋鐵絲網抗擊陸軍學院學員的上門挑釁,甚至出現過雙方禁止彼此軍士通婚的情況。
之所以出現這種奇葩現象,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出身階級問題。
東瀛的海軍作戰人員,大多數都是出身於富裕的家庭當中,他們認為自己才是東瀛的未來,這就使得他們對於陸軍根本看不順眼。
東瀛陸軍的作戰人員則大部分來自貧困人家,他們也認為自己是東瀛的中堅力量,這樣使得陸軍對海軍根本看不上眼。這就導致在二戰當中,這兩大兵種之間的配合非常的少。
其次是資源和利益之爭。
東瀛的國土面積並不大,這就導致它的資源非常的短缺,在這樣的情況下,東瀛就必須對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這時陸軍和海軍便因為搶奪資源產生了大量的矛盾,這也就是為何東瀛會有“北上”和“南下”兩種不同的作戰戰略,都是為自己獲得大量資源發展而鬥爭。
在整個二戰期間,東瀛的海陸軍一支在互相拆臺,直到戰爭末期!
最後是歷史原因。
海陸兩大派系的不合,可以追溯到倒幕運動時期。當時東瀛之所以倒幕運動能夠勝利,全靠背後的薩摩和長州兩大強藩在支援。雖說最終由這兩大強藩最終勝出,並且東瀛的政壇也是由他們兩大派系所把持,但是兩者之間並不是沒有矛盾的。當時的陸軍是長洲所把持,海軍則是由薩摩所把控,這就使得軍隊中有兩大派系力量,矛盾也由此延續下來!
喜歡抗戰從瞄準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戰從瞄準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