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伺仁揮了揮手,說道:“先把他帶下去看押起來,鄭科長,你把漢奸名單發給戴春風,我現在去火車站。”
鄭耀先擔憂道:“火車站裡我已經埋伏好了人員,伍教官就不必親身赴險了!”
“我必須出現在火車站,不然你們根本就無法發現東瀛殺手。南造雲子被東瀛人稱作‘帝國之花’,危害性非常大,這次必須抓住他。”
伍伺仁前世對整個民國曆史十分好奇,閱讀過很多相關書籍,對於抗戰期間東瀛出名的間諜知之甚詳,尤其是將國府很多高官拉下馬的南造雲子可謂是印象深刻。
“伍教官,那您一定要加倍小心!”
申城火車站裡人頭攢動,尤其是站臺上更是擠滿了等車的人。在站臺外面,有四個身穿黑布衫的搬運工人扛著貨物,目光來回尋索,他們是鄭耀先安排的一隊人馬,奉命在此觀察可疑人員。
不遠處,一個隱蔽的高位,南造雲子正用望遠鏡窺視著站臺。
伍伺仁裹著呢料長風衣,施施然來到了站臺。伍伺仁一出現,南造雲子便認出了他。
出發前,影佐禎昭給刺殺組中的每個人都看過伍伺仁的照片,作為高階特工,南造雲子早將伍伺仁容貌爛熟於心。
“目標已出現,開始準備。等等,黃浚怎麼沒有一起過來,這事有蹊蹺。”
兩個從憲兵隊借調的神槍手剛要出發,就被南造雲子阻止了下來。
“閣下,必須行動了。伍伺仁對我大東瀛危害巨大,我們必須幹掉他。”
兩個東瀛憲兵隊神槍手互相對視了,堅定的說道。
看著屬下熱血澎湃,南造雲子雖心有忌憚,可是也不願放棄這次機會,只好說道:“我會到下面人群中以防意外,你們在這裡等我訊號,一旦你們失手了,我會近距離親自擊殺伍伺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南造雲子觀察了一下路線,確定好伍伺仁位置後,掏出了一面隨身化妝的鏡子,將光線反射到東瀛槍手隱蔽埋伏的位置。
砰!砰!
還沒等兩個東瀛槍手瞄準好,伍伺仁已經從大衣中拿出了98k狙擊步槍,眨眼間就打出了兩顆子彈,這兩顆子彈也準確無誤的擊中了兩個東瀛槍手的眉心。
在二戰期間,東瀛軍備物資十分短缺,這也就造成了東瀛在當時十分重視士兵的射擊精度。據考據,東瀛新兵訓練長達實以個月,其中就有長達八個月的射擊訓練。而在完成訓練之後,新兵必須在400米處打出10顆子彈80環的成績才算合格,這一標準讓東瀛軍隊稱得上是二戰期間,射擊精度最高的軍隊。即便是單兵素質如此之高的東瀛軍隊在二戰期間也沒有出現過成熟的狙擊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東瀛士兵普遍具有武士道精神東瀛士兵從小就接受武士道精神的培養,認為在戰場上作戰就應該是堂堂正正的正面較量。狙擊手這種抽冷子放黑槍的行為,大多都不被東瀛士兵所接受,所以很少有士兵自願去當狙擊手。
第二,東瀛高層對狙擊手的重視程度非常不夠,相較於蘇德等歐洲國家拿狙擊手當作寶貝的重視程度,東瀛軍隊高層大多隻把狙擊手認為是可消耗品。這樣的行為急劇縮短的狙擊手的使用壽命,也讓東瀛狙擊手在二戰期間沒有出現過比較著名的人物。
第三,狙擊手的作戰方式非常落後,東瀛軍對狙擊手的使用方式十分老舊,沒有將狙擊手的殺傷力發揮到最大。不僅沒有對狙擊手進行分組執行狙殺任務,反而,將其聚集起來做防守之用。比如東瀛軍曾命令狙擊手將自己綁在樹上防守阻擊敵人,甚至命令狙擊手死守陣地不得變更。如此死板的使用方法,極度限制了狙擊手的發揮。
所以某些影視劇中出現中日狙擊手對戰,純屬於無稽之談,不僅如此,東瀛軍隊也沒有特種部隊,所謂的特種部隊僅限於偽裝國府軍隊或是紅黨的部隊進行作戰,根本連現代化的特種作戰的邊都靠不上。
“行動。”
鄭耀先下達了抓捕命令。
喜歡抗戰從瞄準開始請大家收藏:()抗戰從瞄準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