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裡,熊元就想起了楚王的三萬私軍,看起來楚王的三萬私軍不少,但是屈景昭三大公族每家的私兵都不比楚王的少,各地的封君貴族手下私兵也不少,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之前楚王橫為了奪回黔中郡,曾發兵十幾萬,說是舉國之力,實際上這些封君貴族連自己領地內的軍隊的一半都沒拿出出來,而且都怕自己實力受損,所以派出的軍隊多是老弱。
要不是依靠以國人和野人為主體組成的正軍,也就是屬於楚國的軍隊作為主力,同時又有申息之師的加入的話,只怕奪回黔中郡還只是設想吧?正軍是國家的軍事力量。)
楚國的封君貴族如果能夠將自己的私軍全部貢獻出來,保守估計楚國能夠拿出一支三十萬人的大軍。
再加上馬上到來的長平之戰,會讓秦國傾盡舉國之力伐趙,藉此機會到時候別說是黔中郡,就是焉郢故地也有希望奪回。
而這也就是熊元說要藉機奪回焉郢之地的底氣所在,要知道趁機奪回來應該不難,難的是要擋住秦軍的反撲,一旦秦軍從長平之戰中騰出手來,一定會反撲,到時候沒有數十萬大軍你根本擋不住。
所以熊元才會在之前提到,想辦法讓秦國不勝,趙國不敗,最不行也要兩敗俱傷。
“二尹大人!雖說抓捕逃亡的野人是百多年來楚國一直在進行的政策,但是這幾人是在下的恩人,這樣吧!吾陪他們一起去,見一見你們縣尹。”
熊元眼睛一轉,心道這不剛好是去巨陽城的機會嗎?於是就對二尹說道。
這位二尹巴不得熊元找其他人吶!現在熊元點名要見縣尹,對於二尹來說最好不過了。
因為巨陽縣尹是屈氏的人,任憑你勢力再大,在楚國能夠讓屈氏忌憚的沒幾家。
也怪不得這二尹如此,熊元沒說幾句話,但是談吐不凡已經將他嚇住了。
要知道這楚國屈、景、昭等公族勢力龐大,數百年來繁衍不絕,人口眾多。
有些分支雖然沒落了,但是說到底還是屬於一個公族,平時不現山不漏水,但是一旦有事,弄不好就能驚動整個公族,對這些大公族來說,一個二尹,就像螻蟻一樣,說碾死就碾死了。
所以在發現熊元背後可能有勢力以後,二尹就同意了熊元要去見縣尹的決定,由點及面,可以看出楚國的封君貴族問題之嚴重。
於是熊元就跟著這位二尹帶的人一起到了巨陽縣,一路上經過不少的聚落、村莊,這是前身和熊元自己都不知道的,一路上的見聞讓熊元對這個時代的人民生活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在某種意義上熊元覺得自己這次遇難流落山區,能夠深入瞭解這個時代的平民生活,熊元多了不少的感觸,這些感觸讓熊元對自己原本的改革規劃產生了一些想法,部分設想並不合適。
緊趕慢趕,終於在當晚城門關閉前到達了巨陽城。
這位二尹一路與熊元相處,談天說地,大半天相處下來,從熊元的行為舉止到學識談吐,已經讓二尹心中產生了一些想法。
最近關於大子失蹤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半個楚國,只是這個訊息目前都是在上流社會間流傳,民間被封鎖了訊息。
二尹身為一縣的二把手,根本沒必要親自帶人到民間視察,之所以如此也是衝著這件事去的,雖然此時還不能確定熊元的身份,但是應該八九不離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