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可不敢當著滿朝的公卿貴族自稱熊元,所以自稱羋元,同時以後進之輩向前輩請教的態度來詢問,可以說給足了大殿裡各位公卿貴族面子了。
熊元此時心裡不禁感慨,這楚王真是當的窩囊,想想後世明清兩朝廷,尤其是朱重八明太祖朱元璋)、朱老四明成祖朱棣)、康麻子康熙皇帝)在位的時候,那是想殺誰就殺誰,看你不順眼就宰了你,哪像現在自己一個主持朝政的太子竟然。。。窩囊啊!
這楚王根本不能算是整個楚國的統治者,他就是楚國最大的貴族頭子,對楚國的掌控有限的很。
熊元正暗自納悶,就有一位不認識的大夫,站了出來說道“下臣以為可以先見見韓國使臣!”
這一看就是老油條,出來和稀泥來了,不過眼下聽聽韓國使臣怎麼說也好,熊元就接著說道。
“好!那就見見韓國使臣。”
不久韓國使臣就來到了大殿之上。
“韓使馮亭見過王上!”這馮亭頭都沒抬就躬身行禮道。
熊元一聽,誰?馮亭,就是後來那個上黨郡守馮亭,帶領上黨降趙,被趙王丹封為趙國華陽君的馮亭,
“韓使免禮!吾不是大王,吾只是帶父王主持朝會。”
馮亭在聽到熊元的話後,明顯的楞了一下,隨後才抬起頭來,看到空著的王座,以及跪坐在王座下的熊元。
隨後說道。
“外臣不知殿下主持朝會,失儀之處還請大子殿下見諒!”
“韓使不必如此!韓使所為何來?”
“大子殿下!外臣為救楚國而來!”
熊元一聽這話覺得這麼耳熟,好像兩千多年後的電視劇裡,出使他國的使臣許多都是這個論調。
從前身的記憶中,熊元也瞭解到了,這種類似於外交套路的東西,都是幾十年前蘇秦張儀二人合縱連橫留下的後遺症。
縱橫家的這個套路確實厲害,先危言聳聽嚇唬人,緊接著就是一番推心置腹,取得信任。
所以現在許多的使臣都善於使用這招,熊元想到這裡,心想看看你馮亭能說出什麼花樣來。
“韓使為救楚國而來?不知我楚國有何危!”
“殿下,秦將白起大舉攻韓,韓國已危在旦夕,但秦國若要滅韓國,則必先伐楚國。”馮亭信誓旦旦的說道。
“韓使如何認定秦國必將伐我楚國,而不是趙魏兩國。”熊元雖然心裡也有數,滿朝的大臣肯定也都知道為什麼。
無外乎就是楚國雖失地千里,但是楚國本就地域廣大,仍有千里之地的國土,秦國如果放任不管,楚國一旦有明君主政,二三十年後很可能死灰復燃。
所以秦國必定會時不時的給楚國找點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