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的政策程序比大城市落後許多。
比如說在鄉下村裡村民們還在用票據消費,這是一個過渡時期。
一邊開放了市場經濟,一邊還在計劃經濟。
城市裡自給自足的工廠生命力還旺盛著,村民們對於去工廠做臨時工搬運工還是相當的熱衷追捧。
唐菲菲推測,那波下崗的潮流只怕要再過七八年才能湧進來。
當然她的出現是一個變數,提前了三四年將健美褲的流行帶到這裡。
王貴和高鵬已經把貨灑遍了附近大小城鎮,王玲甚至慫恿唐菲菲把菲越開到省城去,提前佔據一席之地。
作為長期據點以及後續規劃發展來看,移居省城才是明智的選擇。
唐菲菲捨不得秦越和孩子,如果要她去忙事業而拋下他們,那違背了初衷。
王玲當時聽她這麼說,那個眼神一言難盡。也許是在罵她傻,有錢不賺王八蛋,她竟然只想相夫教子。
當然啦,就唐菲菲目前來說,她算不上賢妻良母。
一切終於走上了正軌,唐菲菲要是不思進取,也夠她坐吃等死十幾年了。
只是人的慾望是會膨脹的,她不前進,身後還有一大幫子人在指望著她。
比如說郭木匠已經隱晦的表示過,願意繼續跟隨她搞建築事業。這個天命之年的老頭經歷了沁園賓館的修建,對唐菲菲信服不已,甚至有了野心。
而看到郭坤以地皮合作的形式到手這麼大一棟房子,雖然只有一半,但是人家建的早,那就得利早。你空有地皮再過二十年也還是一塊空地,而人家早就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郭嬸子說找她暗暗打聽的鄰居也不在少數,如果把這一片的房子都給按沁園的規模給改建了,也許可以開闢一條復古文化街。
週歲宴時,劉勇過來吃席面隨了一份大禮,在兄弟姐妹都只隨五塊錢的年代,他包了一百塊錢紅包。
沁園賓館在他那裡預訂的磚瓦,雖然貨款是分期給付的,還有部分尾款沒清,但是本錢早就到手了。
難道市區就沒有磚了?還不是念在同鄉的情分上,劉勇一家還是感恩的。
村裡得知唐菲菲的事業越做越大,又是羨慕又是後悔,當初計生辦的去村裡走訪調查唐菲菲以公謀私幫著劉軍堂客藏起來的事,他們怎麼就沒有想明白呢?
唉,都怪劉軍那廝,誤導了他們。
唐醫生是個好的,都是他們誤會她了,村民們在村裡又開始吹捧起唐菲菲來,走親訪友說起唐菲菲,就跟他們自己家的出息人一般使勁誇。
為的什麼?還不是盼著有朝一日求人辦事,能在這會積點口德,問心無愧麼。
唐菲菲猜的到卻不會在意,人的格局隨著地位水漲船高。
也只有閒的無聊才會把碎嘴的家長裡短當成事業,她現在腦子裡想的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
身家日益增多,她的責任也就越大,再不能輕率的做出決定。
先不提市裡如何規劃城區,扎堆建成一排房子,都開賓館不成?僧少粥多,沒有收益就不行。
這個事情可以做嗎?當然也可以,只是得挑地方!不能在沁園同一個位置。
甚至是不能馬上建,再過幾年經濟還活躍一點的時候。
只是唐菲菲眼下無心思考這些,她心裡惦記著小弟,怕他真有個好歹。
不親自走一趟,又怎麼會安心呢?
粵南之行,勢在必行。
唐菲菲出發之前特地求助了唐二叔,這次她光憑自己的能力沒辦法,粵南那邊特區沒有通行證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