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木匠和其他泥瓦匠對裝修後的成果表示連連肯定,讓唐菲菲更有信心了。
“郭叔叔,做完這裡,你們接了其他活沒?”有了一次合作,想必第二次更有經驗。
“哎,不瞞你說,在這之前,我們都歇了大半年了,不年不節的也沒人建房子打櫃子,都是些修修補補的小活兒,混碗飯吃。”郭木匠挺無奈的說道,都是能湊和用的就湊和著。
“我這裡還有個活,可能工期有點趕,而且要多找點人,不知道郭叔叔接不接?”唐菲菲對郭木匠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
老師傅做事有經驗有章法,難得的是他人不執拗,也樂於接受新事物的心態。
有活接自然是開心的,郭木匠和其他師傅對視一眼,謹慎的問道,“小唐,不知道是什麼活啊?”
“就是前頭起火的“菲越”服裝店,天公不作美起火燒沒了,我想著乾脆把那裡重新建過。我們夫妻會給出圖紙,你們照著圖紙按我的要求來建。到年底咱們要完工,所以人要多工期要快還要注意安全。”唐菲菲一口氣說完,靜靜地看著郭木匠。
一邊幾個泥水匠聽了摩拳擦掌,他們這種手藝活現在找不到活做,這可是好機會啊。
秦越看著唐菲菲神采飛揚的說著她的計劃,整個人都散發著光,吸引人的靠近。
這種魅力無關男女,而是願意追隨她去披荊斬棘開拓新天地。秦越附和著點點頭,有些老人還是認為大事應該是男人做主。
郭木匠最近有聽說正街那邊有個房子起火,他倒是沒料到也是唐菲菲的生意。有些人笑談是老天爺看不過“菲越服裝店”吃獨食,生意太紅火可不就起火了麼。
郭木匠看看一起做事的幾個老夥計,他們興致勃勃卻沒有出頭的意思。
“那工錢怎麼算?”這要趕工期的話幹活就要比普通的多。
唐菲菲看看郭木匠猶豫的神色,起身走到門口,藉著看新裝修的功夫掩人耳目。
郭木匠跟在後面,為她解說,做這些物件花費的心思。
“看您的意思,您要是願意挑戰一下,可以由您組織人來,我這邊打包給您,下面怎麼分配,您說了算。您要只做自己的分內事,就幫我介紹點靠譜的人來就好,工資按時長算。”
唐菲菲說的選擇倒是很靈活,多勞多得,勞心勞力者自然有區別。
再簡單不過的話語裡面包含巨大的資訊量,讓郭木匠糾結良久。
他出面找人來接活的話,工人的安全,老闆的工錢,都靠他一箇中間人來溝通掌控。
這就是包工頭的雛形了,肩上就意味著扛了二十來個人的責任。
“郭叔,考慮好了嗎?我的時間不多,要儘快開工。”唐菲菲沒有給他太多時間去猶豫。
郭木匠嘴巴張了張,雙手猛的一拍,“他娘滴乾了!老子反正已經這樣了。”
彷彿爆出兩句粗口能壯壯膽,天命之年能有這般魄力著實勇氣可嘉。
小農意識的轉變是一個巨大緩慢且艱難的過程,這個年代敢出去闖蕩的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是窮的沒辦法了,走投無路被逼的遠走他鄉。
能吃飽穿暖的誰願意丟下老婆孩子去外頭低聲下氣討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