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再見——
多麼熟悉的話語,曾經何時,他說過類似的話。
畫面一閃,陳遂興看到了那年他和雲昭陽也這麼互相承諾過的稚嫩模樣。
只是,他和雲昭陽真能如再見到黃老師一樣,那麼容易嗎?
黃老師帶著行李,離開了這裡。
陳遂興心中不捨,一直陪著他。
“黃老師,你的報告寫得怎麼樣?”
“哦,差不多,但是還不夠詳盡,我準備繼續走訪,努力寫好。客家人口眾多,且太過分散,真的好難隻言片語說清楚。就拿g省來說吧,其實最有特色的客家人是梅州,而不是這裡。
前兩年我去梅州看過,那裡竟然還完美地儲存有七百年曆史的客家祖屋,真的非常有韻味。頂柱臺配合得天衣無縫,我看得兩眼發光。”
“七百多年啊,好舊的感覺啊。”陳遂興一聽,便覺得自己家的祖屋太“年輕”了。
“那可不是普通的舊屋,中國建築講求天人合一。我仔細量過他們的房屋,橫樑四十八,直梁五十一,一共九十九支梁,是天干之數。且坐南向北,是王道宮廷的格局。還有,它們是沒有釘子鑲嵌的,不是頂級工匠,做不到的,還能儲存七百多年啊。”黃老師感慨道。
“我沒去過,那老師是準備去梅州嗎?”
“有去那裡走訪的打算,畢竟我現在寫的,只能代表這個地方的客家人。”
“嗯,你說的對。”陳遂興好奇問,“黃老師,它們房子七百多年都沒有修葺過嗎?我家的祖屋每隔幾年就修,就這樣都塌陷了不少啊。”
“當然有修。我在他們房子中,甚至還發現了乾隆年間的柳州木,色澤光潤,還能聞到一股鄉土味。肯定是原來的木頭腐朽了,這才換了別的。不過就算換,也是非常有歷史價值。只可惜啊——”
“這不是好事嗎?可惜什麼?”
“可惜知道珍惜的人不多啊,知道它價值的人更少。我說的那間祖屋,大門敞開,完全沒人打理,隨意出入……怎麼說呢,哦,對了,和你家那個祖屋一樣,荒廢了一樣。太可惜了。”
黃老師搖搖頭,心疼極了,也不再繼續這個話題。他又拿出一個厚厚的本子,說:“我把這裡的一切,加上我自己的感悟,寫成了一部小說。”
“小說?”陳遂興驚訝極了。
“對滴。”黃老師高興地拍了拍胸膛,“我未必把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寫得詳盡,但希望能幫助別人多點了解客家人吧。報告太學術化了,沒滋沒味,不會有什麼人看的。小說就不同了。
我們剛剛玩的客家牌,我也寫進小說了。聽說以前的人都拿這個來娛樂呢,哎,還是六太奶奶教我玩的,她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老祖宗留下的很多東西也在漸漸消失,明明那麼受歡迎的,現在卻沒什麼人會玩了,太可惜了。
這些年生活在這裡,感觸良多,我真的非常喜歡客家人。你們熱情,大方,非常有感染力,我感覺就像一家人一樣。臨離開,我想為大家做些什麼。要是能引起一些專家注意,派專門機構把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保護起來,就更好啦。”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