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希望?”
“嗯,漫漫長夜會過去,日出東山黎明來。”陳媽媽笑著解釋,“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詩了。”
大年初二,陳媽媽帶著陳遂興回外婆家拜年。
其實陳媽媽並不想回去,因為每次回去都是被孃家的七大姑八大媽吵著要介紹物件,想讓她改嫁。
或許是好意吧,但是聽得多了自然就會膩,陳媽媽也不想挑起無意義的爭吵。
但百善孝為先,再煩那些親戚,也要回去看父母。
陳遂興隨著媽媽一起走在路上,田野中的鄉間小路,蜿蜒似蛇,一陣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
朝陽輕輕薄薄地披在母子倆身上,只有遠處的幼童清脆歌聲迴盪:
“我獨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
我把糕點帶給外婆嘗一嘗
她家住在又遠又僻靜的地方
我要擔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
當太陽下山崗
我要趕回家
和媽媽一同進入甜蜜夢鄉
……”
陳媽媽孃家在鎮上,鎮上過年比大山裡更熱鬧。
大夥兒都會去街上轉轉,街上的年貨很多,購置年貨的人們摩肩接踵。與城市不同,如今鄉鎮還允許放鞭炮,商鋪裡各色各式的花炮,讓人一看就知道是春節來了。
往年見到這些,陳遂興都是特別興奮。但今年不知是不是成長了特別多,他情緒微微低落。
大年初八,遂興外婆娘家的所有親戚聚在一起吃團圓飯。
當年,遂興的外太公帶著全家老小逃到這個小鎮,落地生根。後來孩子們大了,各自有家,但外太公喜歡全家聚在一起熱鬧的樣子,於是親戚一大堆總會聚在一起。
哪怕外太公已經走了很多年,但是聚首一堂的習慣沒有改變。除了偶爾相聚吃飯以外,每年正月初八成了他們必須相聚的日子。
忽然多了三十多個親戚,丁家非常熱鬧。
陳遂興表舅李律帶來一副大鞭炮,他一來就興奮地把鞭炮掛到二樓:“鞭炮陣陣喧,大街小巷都遊串。”
“噼噼啪啪——”巨大的鞭炮聲響起,把原本熱鬧的氣氛烘托得更上一層樓。
幾個媳婦在廚房幫忙做飯,有些親戚聚一起打牌,至於小孩,則是扎堆玩自己的。
陳媽媽表姐李嬋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在城裡有一份事業單位。她的女兒,姓呂名秋怡,現在城裡讀初三,在一群表兄弟姐妹中,算年紀較長的。
此刻呂秋怡正和幾個小朋友玩腦筋急轉彎。
呂秋怡:“冬瓜、黃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麼瓜不能吃?”
圍著她的都是一二年級的小孩,唯一年齡和她比較相似的是初一的陳遂興。
他們想不出答案,都推著陳遂興:“你說什麼瓜?”
陳遂興緊皺眉頭,有什麼瓜不能吃的?
想不出來啊,他沒聽說過啊。
呂秋怡叉腰大笑:“哇哈哈,傻瓜呀!你都初一了,咋跟一二年級的差不多。”
陳遂興不高興了:“回答不出來也不能叫我們傻瓜吧。”
呂秋怡一愣,反應過來後,直接笑趴了。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