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嘀嘀咕咕的時候,三位伯母已經挑著扁擔來約陳媽媽一起去祠堂了。
到達目的地後不早也不晚,已經有不少人在廟裡了。
根據記載,陳遂興的爺爺應該屬於第五十八房,而陳媽媽和三位伯母就是第五十八房的後代。
族長不用說,屬於第一房,是鼻祖的長房系,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鼻祖的大兒子的大兒子的大兒子……一直傳下來,不知道多少代了。而陳遂興的爺爺呢,是鼻祖的大兒子的二兒子的三兒子後代……
所有人家的孩子出生後都會來給祖宗上香,並去族長那裡登記相關資訊。族長會立刻把孩子名字寫入族譜,並把族譜放在祠堂廟。誰要是忘了自己屬於第幾房,來祠堂廟隨時可以查。
所以全族共有多少人口,誰家有多少成員,全族人都清清楚楚,族譜上都有記載。
陳媽媽放下扁擔,拿出三牲酒禮,正在點香時,隔壁第四十房的大媳婦秀麗嫂驚訝道:“咦,你家豬肉怎麼這麼多?”
陳媽媽一愣,說她嗎?
抬頭看過去,原來秀麗嫂真的和她說話。
聽到秀麗嫂說的話,其他人也紛紛看了過來。
這時第五十八房的四個兒媳全都開啟了籃子,裡面乾坤,一目瞭然。
眾人譁然:“這是怎麼回事啊?”
“老大家六個人吧,這豬肉也太少啦。”
“老四家兩個人怎麼那麼誇張啊。”
“也就老二家,老三家是正常的。”
……
大家左一言,右一語,早把一旁寫春聯的族長大兒子給驚動了。
族長大兒子陳華睦,今年四十有五,是族長的接班人。
陳華睦走了過來,問:“怎麼回事?”
秀麗嫂把事情說明後便發問:“族長是不是豬肉分錯了?”
“怎麼可能,上百人親眼看著派的。每個袋子都有名字,而且每裝一個袋子都必須過稱登記,所有數字一目瞭然,怎麼會錯?”
秀麗嫂指著陳媽媽她們的籃子問:“那這些怎麼回事?”
陳華睦掃了一眼放在桌上的三牲,隨即笑道:“有什麼問題?老大六口人,是三斤豬肉;老二、老三家四口人,是兩斤豬肉;老四家兩口人,是一斤豬肉。”
陳華睦手指指著籃子,有條不紊地說道。
其他人一聽,對呀,好像是沒問題。
連陳媽媽在內,四個懵住的人都差點沒反應過來,陳華睦說得有點道理啊,只是他指著的籃子和說出來的主人不一罷了。
秀麗嫂驚訝道:“搞錯了,這個三斤豬肉的籃子是老四家的,一斤豬肉的籃子是老大家的……”
陳華睦搖頭說道:“籃子又沒寫名字,你怎麼知道哪個籃子是誰家的。”
“我看到她們自己放上去的。”
“她們同是第五十八房的,住得又近,又一起來的,換著擔東西不行嗎?老四年輕,所以幫著老大挑重的扁擔,老大肩膀有傷所以幫老四挑最輕的扁擔……所以你才看到她們放了別人的籃子,沒毛病。”
喜歡柳暗花明客家村請大家收藏:()柳暗花明客家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