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項天行啊,竟然搞了這麼多要塞巨炮,輕敵了輕敵了...”
打打身上的灰塵,南燕兮趕忙命令道:“炮兵統領,去命令前沿炮兵瞄準一點,先把敵人的要塞炮壓制住!”
“都是前裝的老式炮,而且彈丸巨大,它們的射速肯定不會很快,給老子壓制住!”
“派人去主力軍調兩支重炮隊來,把這些要塞炮給老子炸了!”
“是!”幾名傳令兵和炮兵統領聞言答應一聲,轉身跑了出去。
雙方隨即開始了炮戰,明軍的炮更先進,威力大射速快精準度還高。
但跟隨先頭部隊的都是些口徑不大的中型炮和輕型炮,數量也沒有很多。
而靖州城方面,雖然是些老式炮,而且是固定在城牆上的,只能防禦無法進攻。
但因為其數量眾多,一時間打出的火力密度甚至強於攻城的明軍。
恰恰因為這些炮都是固定在城牆上的要塞炮,所以項軍將其做得都很大很重,射程和威力都很大。
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裝填速度稍微慢了些。
南燕兮命令本部炮兵,充分利用敵軍大口徑要塞炮的這一缺點,在敵軍裝填空隙,進行集中火力猛烈壓制。
儘可能的消滅更多的敵軍炮兵和要塞炮位,掩護我軍步兵衝鋒,同時也為後面支援而來的重炮隊贏得時間。
就在明軍第一波炮彈砸過去的瞬間,步兵們也發動了攻擊。
手拿銳利的新式步槍,搭配著相應戰術,向敵軍城頭髮動猛烈衝擊。
為了應對攻城時,敵人的直射火力攻擊,如火銃,弓箭弩箭等。
明軍發明了一種新式武器,取名為戰車。
打造一輛跟馬車差不多大的四輪車,車最前端是一個特製的架子。
架子上掛滿了特製的盾牌,乃是用厚重的木板鑲著一指厚的鐵板而成,木板後還有一層較薄鐵板。
擋在四輪車前方,其面積足有兩丈寬,一丈高。
由於是由一個個單獨的特質盾牌連線而成,所以可根據戰場地形進行相應的增加和減少。
寬闊的地形就多加些盾牌,增加遮擋面積,相對較窄的地形就相應減少盾牌的數量,以求能靈活透過。
其後藏有九名士兵進行操作,六名士兵推著向前,提供動力。
一名隊長坐在中央,透過窄小的觀察縫來辨別方向,同時手握方向杆,根據前方地形進行及時的調整方向。
隊長兩側戰有兩名士兵,操作自專門預留的縫隙中伸出去的兩支戰車槍。
該槍乃是特製,介於炮和槍之間,身管長口徑大,乃是直瞄射擊武器。
相較於槍來說,它、後坐力大,重量也大,單人無法操作,只能將其架設在戰車上才能抵消這巨大的後坐力和重量。
發射一種介於大型子彈和小型炮彈之間的彈藥,彈藥打出能產生爆炸,但又是直瞄射擊。
因為相較於炮來說,它重量小,口徑沒有炮那麼大,其後坐力就不至於像炮一樣可怕。
固定在戰車上,一個士兵就能操作,因為裝有三發彈倉,其裝填速度比炮快,威力卻比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