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上千中工業技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也帶動了各農業民生技術和軍事技術的飛速發展。
現在,由那個叫蒂娜的洋人姑娘牽頭正在一個重要的實驗,調集了眾多工業部門一同配合。
南燕兮聽了一耳朵,好像是要研製一種不用馬就能行走的車,在兩條鐵條上行走。
速度不僅比馬車快,拉的貨物和人數,更是馬車的百倍千倍。
據說只要燒煤就能跑,只要那鐵條軌道修多長那車就能跑多遠。
南燕兮這人有個好處,自己不懂沒關係,只要是他聽得差不多是個好事兒,就立刻讓人放手去做。
反正因為是自家發明的技術,各發明團體為了保護技術外洩從而後期盈利,大都是自籌資金。
南燕兮只需要看著這技術好,就立刻命令相關部門強勢介入,將該技術保護起來。
技術還是他們的技術,他們也可以繼續盈利,但這技術國家必須要掌握才行。
除此之外,在北原的基礎上建立的新州,原州,朔州,還有原西域三國的南州,楚州,甘州。
由於之前是小國和落後國,其基礎建設很差。
所以南燕兮再次用出了當年支援北原巧諾部的招數。
將以前退役下來的老弱病殘部隊,聯合一些當地的無業遊民重刑犯乞丐,往次戰爭的俘虜和奴隸,以及一些願意前往的百姓。
組成拓荒隊前往這些地方,對六州的落後部分進行全面規劃改造。
希望他們能儘快趕上國家的發展步伐。
大明王朝,終於在南燕兮的手上建立,讓遠赴異界的他,心裡有了絲慰藉。
由於考慮到節省費用和地域原因,大明國都的位置最後還是改在了中州。
畢竟這裡是原大夏的國都,基礎建設相對完備,大夏那獨步天下的輝煌皇宮也剛好可以用上。
登基大典和祭天儀式也在中州舉行。
在將大夏皇宮進行簡單地改造整理之後,南燕兮正式登基為帝,號稱天子。
領土囊括了原南海國,南趙國,西楚國,鷹鶻汗國,北原王庭,大夏帝國,坐擁十四州之地,國土異常遼闊。
部隊方面,除了各州常備的巡防軍守備軍之外,還根據各州,建立了單純地軍事防衛區。
下轄相應數量的機動主力部隊,擔負軍區內下轄各州的防衛工作,只是軍事,不涉及任何地方和政治。
各州刺史能指揮的,只剩了其州府內數量有限的守備軍和巡防軍。
而這也是平時,一旦戰時,也要聽從軍區大將軍的統一指揮。
這樣做,可以有效的防止地方的封疆大吏一人做大,從而具有造反的能力。
如此改革,軍是軍,政是政,軍隊是軍隊,地方是地方,大家相互掣肘,但又不會過多的影響到對方。
西北軍區,擔負甘州,新州,雲州的防衛工作。
南部軍區,擔負南州,清州,楚州的防衛工作。
中部軍區,擔負中州,炎州的防衛工作。
東北軍區,擔負原州,朔州,涼州的防衛工作。
東南軍區,擔負昱州,東州,海州的防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