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知道,明軍火器精良無比,世間絕無敵手。”
“若是在外野戰,我等還能抗衡一二,但若是守城,咱們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
“既然如此,在下是這麼想的...”
“一旦聯合完成,咱們就留下部分守備,大軍則開到雲州,與司徒溫聯合防禦。”
“咱們都精銳盡出,幫他守城了,他司徒溫好意思不多調些涼州軍來?”
“就算他不要臉,可他想要雲州啊,人少了他還怕咱們反客為主呢,自然是不得不全力以赴。”
“但是您也知道,敵軍勢大,這雲州本是個無險可守的地界,多半是扛不住多久,只能起到緩衝作用。”
“扛不住了,還得退向中州,到那時可就是咱們的主場了。”
“守軍七成以上都是咱的人,夏軍到那時,就像是喪家之犬,咱們大軍挾持逼迫,讓他們頂到前面消耗明軍的火力。”
“到最後,夏軍被滅,明軍再而衰三而竭,豈不是上好的驅虎吞狼,咱們坐收漁利的好事?”
那軍師頓了頓,繼續道:“至於大燕嘛,就看他們能派出多少人來了。”
“先讓他們進攻炎州,一能為咱們拖住背後的敵人,二嘛...也能消除抵在大燕肚子上的一把利劍。”
“如此好事,燕軍自然是樂意的很。”
“等戰事一旦蔓延到中州,夏軍一旦被滅,咱們就急求燕軍支援。”
“他們知道中州一旦有失,自己進攻炎州部隊的背後,也會完全暴露在明軍的眼前。”
“無奈,也只能派出部分士兵來幫助咱們防守中州,如此,豈不也是一石二鳥的好算計?”caso.
如此洋洋灑灑的一大段說辭,項天行及眾將紛紛拍手叫好。
項天行更是一臉的欣喜:“先生啊,你真乃大才啊...如此計策,真是步步為營,處處得利啊。”
“好好好,那孤就依先生之計!”
隨即命令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孤現在就起草書信,告訴司徒溫,只要答應聯合。”
“孤將不再對他用兵,還要讓出一半中州,大家以後平安無事。”
“等滅了大明,大家平分國土,之後再想如何,就各憑本事啦!”
“至於大燕嘛...就告訴他,如果滅了大明,大家平分大明疆土。”
“我大項國,也永不與大燕為敵,大家永世友好!”
“剩下的,就看先生的三寸不爛之舌啦!先生不如連夜出發,儘快達成反明聯盟,可好?”
那軍師聞言,鄭重的行禮:“屬下得令,定不辱使命!”
......
與此同時,南燕兮正率領從南海有湊出來的兩萬新軍,緩緩走在去往清州的路上。
坐在高頭大馬上,南燕兮一身戎裝,腰間掛著最新式的轉輪手槍和配劍。
一支新式的馬槍則裝在用牛皮製成的槍套內,掛在馬鞍一側。
身旁正是一心想要上陣殺敵的楊羽萱,腰間同樣是新式轉輪手槍外加象徵權力的配劍。
馬鞍上掛著馬步槍,也就是新式步槍的短管型號,短管在馬上用著方便,彈倉也從五發升級到了十發。
兩人當年管用的雙手長刀和鶴嘴鳳翅鏜,在火器發明之後,早就退居二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