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架設在騎兵衝擊方陣之後的騎兵炮,對敵人形成身體和心理上的全面摧毀。
如此一套戰術,把代欽等一眾老將領,說的一愣一愣的。
但畢竟帶了一輩子兵,在明白了火器的威力後,立刻就明白了過來。
當即命令部隊組織針對性訓練,並要求各個小頭領,回去選拔心腹,招募新軍。
儘可能多的選拔出精銳嫡系部隊,裝備火器,迎接即將而來的巧諾部翻身之戰。
不過,對於南燕兮來講,倒是沒怎麼嚴格要求,只是讓他們能熟練掌握便是。
畢竟此次作戰,自己帶來的八萬新軍才是主力,巧諾軍只起到輔助和牽制便是了。
自己帶了的八萬南海軍,分為四萬步兵和四萬騎兵。
這也是南燕兮充分分析了南海軍和北原軍各自的特點與的實際情況,進行的專項調整。
南海地處南方,缺馬,而且馬種瘦小。
很多南海戰士參軍之前都沒接觸過戰馬,更別提什麼馬術了。
所以南海軍隊一直都是以精銳步兵為主。
南海騎兵長久以來就只是作為南海軍的一種輔助兵種,衝擊能力並不強。
但北原不一樣,遊牧民族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馬術極強。
所以北原軍幾乎都是騎兵,馬種彪悍,衝擊能力強。
此次征戰北原,南海軍雖然仗著火器精良強悍,但敵人的騎兵機動性過於強。
若是單純用南海步兵對戰他們,很容易形成追不上,跑不過的局面。
南燕兮帶上這四萬騎兵,就是為了彌補這個局面。
但他帶來的南海騎兵,主要還是作為騎馬步兵來使用。
依仗馬的機動性,快速到達指定位置,對敵人實施打擊。
順風仗時,可以追擊敵人,但與北原騎兵混戰,還得依靠巧諾部的騎兵。
這也是為什麼要帶大量火器裝備北原軍的目的。
熟練掌握火器之後,巧諾騎兵的戰力自然是成倍增加,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而且不僅是此次統一北原,將來對於牽制大夏,大燕,都有很大作用。
但是,畢竟火器是自己的王牌,生產力也有限,所以不是嫡系,暫時還不能裝備。
若是一不小心,被敵軍獲得後,進行逆向研製,那可就危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此次挑選軍士,有代欽和蘇日勒親自著手,必須其一是跟隨自己作戰多年的老兵。
其二就是招募新軍,招募一些背景乾淨的新人,嚴防走漏訊息。
隨後便開始組織將領,研究此次作戰的相關戰術戰法。篳趣閣
南燕兮知道,這北原王庭,雖然看似是個國家,但內部其實很鬆散。
這麼多年來,屹立在北方不倒,只是因為北原的這種遊牧生活,中原王朝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