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願意來,全部是高官厚祿想帶。
不僅如此,南燕兮還秘密派人,在周邊幾個州也請了不少這方面的能人異士。
就在南燕兮進入青蓮山脈的這段時間裡。
青蓮火器製造局可以說是人才濟濟。
雖然,現在的各大王朝對火器還很陌生,但民間卻早有很多萌芽在暗暗抬頭了。
每一位新來的能人異士,都會對青蓮山的火器製造帶來全新的見解。
再加上南燕兮留下的神器譜,他們的火器技術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首先便解決了火藥顆粒化的問題。
以往的火藥,都是粉末狀,有著諸多缺點。
不僅容易受潮,還很容易受到擠壓而變成一塊。
這樣,既不能很好的裝填,運輸,也不能很好的引燃。
尤其是眾人改良後的火藥,雖然威力顯著增強,但吸潮卻也大大的增加。.caso.
而將火藥顆粒化之後,卻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大家經過計算之後發現,一斤顆粒火藥的威力,甚至能超過三斤粉末火藥。
而這次的重大發明,主要是基於從南海一位老師傅那裡得到的靈感。
這位師傅也是自由從事炮仗坊生意。
他幾年前,無意間研製出了一種奇怪的紅色火藥。
這種火藥與傳統的黑火藥不同,它威力巨大,卻過於靈敏。
甚至是簡單的撞擊磕碰,都會令其引燃。
老李幾個人敏銳的感覺,這種紅火藥必然有其用武之地。
研究了良久,眾人將黃銅壓成一個小碗狀,約有黍米那麼大。
裡面裝滿壓實的紅火藥,將其安裝在改良過的掣電銃子銃的點火口位置。
只要用什麼東西猛地將其一撞,那紅火藥瞬間就會引爆。
既而引燃子銃內的黑火藥,子銃便能順利發射。
該發明的最大優勢就是省略了火繩和燧石。
這使得火銃點火,變得更簡單更可靠。
由於形似帽子,老李便將其命名為火帽。
而另一個發明便是子銃的簡化,這是來自一個洋人,叫約翰。
他創新的改良了子銃,將鉛製的原型彈頭變成了窩頭狀。
以耐腐蝕的黃銅做成柱狀,內建顆粒火藥,將那窩頭狀彈頭塞入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