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明聽著曹深的吐槽反而腦中一亮,原本四家公司,四隻廣告銷售團隊,這一合併就能裁員了啊,都是面向同一幫客戶,一個銷售團隊就可以了嘛。
而且每個銷售可以賣的廣告位還多了,業績還能往上爬一爬,賺錢的動力不就足足的嘛!
裁員降低成本,每個留下來的員工還能多掙錢,這簡直皆大歡喜啊!
其他三家主力,邁達主要覆蓋北方以機場為核心的商務資源,鐵塔科技以東部機場為根據地,迦南科技佔領南部機場。
西邊主要是二三線城市,智慧手機滲透率那邊還太低,所以暫時不急。
這麼算一算,合併以後全國的高階商務場地就基本被包圓了。壟斷以後,還能跟廣告主提一提報價,這樣營收還能再漲漲。
至於友容,雖然沒有佔商務地盤,但合併進來也是有好處的。現在雖然app流量廣告很拉垮,但後面一定會是趨勢。
有了這塊業務,讓原來只知道去跟廣告公司談客戶的銷售,能提前練習一下怎麼接觸app客戶,賣app廣告,這也是個能力和資源儲備嘛。
而且在接觸的過程中沒準還能發現好專案,讓我投資一把。
這樣,我不就相當於有了一個覆蓋全國app的免費觸角了嘛!這個好!
而且友容的人地推能力極強,他們主要鋪設的是餐廳這些小商戶,很分散。
這就導致友容的地推人數多,管理和激勵難度高,但人家做得很好,至少在小商戶這個領域全國數量第一。
與那三家不同,友容不是區域為王,是全國覆蓋。
那三家鋪機場主要是關係硬,能把裡面上下打點明白,競標流程弄透。
至於銀行和高階連鎖商戶,這個就是跟總部談,然後一水就鋪下去了。其實主要還是靠關係和銷售技巧,總得來說還是資源驅動的。
所以,合併的話,在能力上還是能互補的。
機場就這麼多,高階連鎖也就這麼多,等金字塔頂端鋪完了,難道就這麼躺著了?
肯定還是要從塔尖往下面鋪啊,這個時候友容的能力就能排上用場。
把他們鋪ifi的團隊打散,融入到合併的公司裡面,也能提升地推能力。
曹深看著錢明小眼睛滴溜溜的轉,面上含笑,只覺得要遭。
撫了撫額頭,這錢明對吐槽自帶免疫buff啊,而且還能將槽力轉化為自身能量。
“系統,如果我是透過誇獎讓他放棄合併,算任務完成麼?”
【不行,我是吐槽系統。只有吐槽才能產生有效記錄】
“錢總,這友容鋪小商鋪,這企業文化很可能與邁達就不同。過去有多少併購一加一小於二的案例,都是因為企業文化不能相容,導致內鬥啊,站隊啊。
我坦白的說啊,邁達其實也不大,這一次性併購三家規模差不多的公司,管理難度很高,四個ceo在一起,都帶了自己的人馬,誰說了算還不一定。
一般來說,併購是大魚吃小魚,才方便消化。”
錢明點點頭:“這也是個問題,不過這次併購是部分掏錢,部分用股權置換。換句話說,另外三家的ceo將來也拿的是邁達的股份,幹不好大家一起玩完。
另外企業文化問題,因為其中兩家的路子跟邁達一樣,所以應該目標、打法和管理上,融入起來比較容易。
就是友容有些特殊,這也是我在考慮的原因。不過剛才曹總提醒我了,友容也有它的價值,互補!在未來市場的一個提前佈局!”
投資人因為不直接參與被投公司的管理,也不執行被投公司的業務,所以他們總是對管理問題格外的樂觀。受痛苦的又不是自己,沒感覺嘛。
這就是任務完不成了?曹深有點找不到點了。你說什麼,錢明都能反向思考!
不過也不得不佩服,他這種獨立思考的辯證能力,不容易被帶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