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不是沒有過這樣的例子,周軍家的小兒子不就是一場高燒給燒傻了嗎?老婆子不肯請大夫,周軍媳婦發現的時候,孩子已經燒迷糊了,等送到縣城,孩子燒是退了,但自那以後那孩子就有些痴痴傻傻的,連飯都不會自己吃了。
何氏對這個老來女是疼到了骨子裡的,自然不希望自家閨女也燒傻了,所以哪怕身子不好,也要拼著老命把大夫喊來給閨女瞧瞧。
家裡也不能沒人看著,老四媳婦身子重,還是別使喚了,萬一路上出個啥事,那更要命。
她心裡急啊,這一急,就自己往大夫家去了。路上走得快了些,感覺氣又有些喘不勻了。
好在已經到家了,閨女燒也退了,這會兒一屁股坐到椅子上,已經沒力氣說話了。
大夫顯然也知道她那情況,沒說什麼,主動的就給傅寧玥先看了起來。
把了把脈,發現脈象很強勁,比他早上來看的時候要好多了,人顯然是已經緩過來了,便斟酌著開了些藥,以溫補為主,把方子放下又交代了幾句就告辭離開了。
何氏數了十個銅板給大夫,這是基本的問診費,藥還得到鎮上去抓。老大夫家裡藥材不全,一般情況下他如果是開方子,就是讓病人去鎮上或者是縣城抓藥的,如果不開方子需要吃藥,那就是他那裡有那些藥材,能夠把藥配齊,只需要跟著他去把藥拿回來就行了。
老大夫這裡的藥是他自己在山上採的,要比藥鋪裡賣的便宜。但是不齊全,只能治個風寒之類的小毛病,還有簡單的跌打損傷什麼的,所以很多時候他都是需要開方子的。
何氏在老大夫問診的時候,已經緩過勁兒來了,見老大夫把方子放下要走,就想起身送送人,結果這一起身,就覺得腿有些軟,差點沒站穩。
老大夫注意到了,便說了聲:“行了嬸子,你的身體都是老毛病了,好好養著,不用送我,熟門熟路的。這孩子已經沒事了,這幾服藥吃了就能大好,無須擔心。”
何氏頷首:“謝過李大夫了。”
說完還是喊了王氏一聲:“老四家的,替我送送李大夫。”
李大夫揹著藥箱走了。
傅寧玥微微側著身子觀察何氏的臉色,發現她身子真的是很差,一方面是生了孩子導致的氣血兩虧,一直沒養回來,再一方面,估計是年輕的時候勞累過度,身子給熬壞了。
這麼多孩子,養大又給娶上媳婦,其中的艱辛傅寧玥都能夠想象得到,所以身子這麼差不是沒有原因的。
她空家裡有不少的固本培元丹,找個機會拿出來給何氏吃上幾瓶就能把身子養好了。但是需要機會,平白無故的拿出來,何氏也不敢信啊,就更不會吃了。
主要還是她年紀小,太沒有說服力了。這是硬傷,沒得治的。
想到這兒還是覺得挺憂傷的。
傅寧玥見何氏臉色還是很不好,便下了床蹬蹬蹬跑到廚房去了,何氏都沒來得及攔住,急忙起身想要把人叫回來。
但傅寧玥的速度比她想象的要快,她剛撐著身子走到門口掀開簾子,就看到傅寧玥邁著小短腿端著一隻碗。碗裡盛著半碗水,走不快,有些顫顫巍巍的,還小心翼翼的盯著碗裡邊的水,生怕水灑出來。
等到走到她跟前了,然後把碗獻寶似的呈到她跟前:“娘,你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