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領域的升級,無形中化解了一次雪災帶來的後續危機,而且帶來了解決民生需求的一次大變革,整個基地又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傅寧玥和蕭雲澤兩個人緊鑼密鼓的把所有地方都安排妥當,像是住宅區已經規劃的很熟練了,很容易就操作完畢。這次比較複雜的是一些工廠農田山林這些地方的規劃,還有寫字樓等等。
像是工廠,他們原樣保留了下來,然後一鍵替換成系統提供的機器,這些機器的操縱,跟課程當中的安排都是相輔相成的,只要能拿到系統檢驗合格的技能證書,就能夠適應相應的工作。
慢慢的,整個基地的上崗流程就會成為持證上崗,末世前的那些都不作數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不做數,有了那些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容易一些,比新手更容易通關就是了。
這也是一個優勢。
適合耕種的土地單獨規劃出來,之後肯定還是要恢復種植的,不然光靠著系統,資源不持續發展,這也是不可行的。
像是寫字樓那些,就先空出來,設定一個門禁,看將來有沒有機會再用到這些地方。
在基地的民生課程進行的轟轟烈烈的時候,雪已經融化的差不多了,預想當中的洪澇,在堡壘四周並沒有見到,就算有,也是在離堡壘很遠的地方了。
基地居民唯一的發現,可能就是水位的上漲。
在這樣的情況下,異能者也開始外出,搜尋物資的同時,再看看有沒有存活下來的倖存者,然後繼續跟喪屍鬥智鬥勇。
讓人意外的是,在天氣穩定下來的某一天,基地外突然來了一群國外的倖存者。
那可真是歷盡千辛萬苦啊!
經歷過這一場雪災之後,還能夠存活下來的倖存者,並且能經過長途跋涉來到華國,絕對每個人都不簡單。
在雪災到來之前,華國軍方就想辦法跟其他國家進行了聯絡,也說了關於希望堡壘的情況,沒想到等這些人到來,已經是在雪災之後了。
估計折損的倖存者不在少數。
但這也跟他們關係不大了。
到來的幾批倖存者當中,各個國家的都有。像是華國的友好國,第一時間就跟華國的軍方建立了良好的邦交,表示願意聽從華國的一切安排。
對於這一類的,華國自然是很容易就收納了,並且還派遣了相關外交人員,給他們普及希望堡壘的相關知識,助力他們很快融入到堡壘的生活當中。
出於人道主義,華國還表示願意前往他們的國家解救剩餘的倖存者,但是這個解救是要收費的,費用自然是用晶核償還。
這些國家的人哪裡會不同意,於是傅寧玥在蕭雲澤前往解救友國倖存者之後,又收穫了大量的晶核入賬。
還有一部分國家,努力的想要在堡壘當中發揮所長,想要使這裡變成自己的主場。但這只是在做夢罷了,傅寧玥怎麼可能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