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確定了搬遷之後,具體要如何搬遷,還得拿出一個具體的章程來。
京都基地的高層在計劃著如何實行基地搬遷的時候,傅寧玥也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
據洛清寒的反饋,京都基地的倖存者人數,足有十幾萬人。
十幾萬人同時到來,光需要繳納的晶核數量,就有十幾萬枚。當然,這不是主要的,她現在手裡的晶核數量,其實再有兩三天,就能進行下一次的升級了,對晶核的需求,其實並沒有太迫切。
升級之後安全領域的範圍勢必會擴大,那麼再來更多的人,也能容納得下。
她已經看過了,下一次的升級,直徑距離是現在的兩倍也就是1600米的範圍,足足200多萬平方米,甚至比現在的度假村,還要再大上四倍。
所以哪怕是這次升級需要的晶核是,她也覺得特別值。
但主要問題是,那邊的倖存者數量多,卻也比不上喪屍的數量多。
像蕭雲澤他們每次去京都基地都要繞路,也難免會遇上一些喪屍阻道。所以這麼大規模人數的遷移,就算是繞道,也絕對會吸引大批次的喪屍過去。
這樣一來,這次遷移就變成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困難當然是可以克服的,無非就是犧牲一些人,換來大部分人的平安。
只是在傅寧玥看來,這樣不必要的犧牲還是越少越好。
因為喪屍和天災的雙重威脅,倖存者們本來已經生存的足夠艱難了,在數量上本來就不佔優勢。
如果因為一次遷移,導致大量的倖存者犧牲,哪怕即將到來的是一個絕對安全領域,她也覺得這樣的買賣不是很划算。
她有辦法,而且不止一個辦法,只是這樣勢必要暴露她太多的能力,這樣真的合適嗎?
她有從修真界帶來的大型法器船,一次就可以載幾千人,從京都基地到希望堡壘,也不過花一刻鐘的時間就能到,所以只要順利的話,一天時間就能讓他們全部完好無損的完成遷移。
而且如果勢必要暴露這樣的能力,她還希望能夠把全國各地的倖存者都聚集到這裡來,甚至是全世界的倖存者。
在她看來,人口才是社會文明發展最重要的持續生產力,沒有了倖存者,這個末世也基本上就成為真正的末世了,也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所以國界和膚色等差異,在末世這種環境的威脅下,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除此之外,她還有粒子槍和粒子炮這些來自星際的高能武器,如果把這些武器拿出來,用來開路的話,喪屍的威脅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她把這些想法說給蕭雲澤聽,希望他能替她拿個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