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新華書店被圍的水洩不通,家長們排著隊,買書給孩子們寄去,這年頭城裡的人誰家裡沒個知青,買了書就去寄郵局,給孩子發電報打電話,忙得不可開交。
可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數理化自學叢書》,是謝澤睿想了很多辦法,才湊齊了幾套,因為它不是一本,而是整整一套十七冊。
走之前給知青點留了一套,那些知青們此時此刻不知道有多感激他,有的甚至拿起筆想要寫封感謝信寄過去,但是卻不知道地址,只好遺憾地收了筆,拿起書如飢似渴的看起來。
幾個人一套書,是可以每人一到兩本輪著看的,倒是不至於有分配不均的情況,等看完了再換著看,做題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寫到本子上,都很自覺地把書呵護的很好。
傅寧玥很大方的很傅寧安給了一套,剩下就只有兩套半,有一套沒湊齊,拿去給了教導主任,讓他想辦法分配。
把書送到,收穫了很多感謝的話,也沒人追問她是從哪裡來的,這個時候,能有這樣的寶藏書,就已經很不錯了,至於哪裡來的根本沒人去追究。
傅寧玥回來之後天已經擦黑了,但是她沒有回家,而是去到牛棚那邊,想跟教授們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早她就打算好的要學理科,這次考試的政|治色彩據她所知還是很濃的,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了,她有些不敢下筆,所以這方面還得請教一下教授們,畢竟她的思想跟著時候的人還確實有些不一樣,多聽聽他們怎麼說,準是沒錯的。
除了語文、政治這兩門,就剩數理化了。
《數理化自學叢書》她已經刷了一遍,就算不刷,憑她現在據教授們說已經快達到研究生的水平,應付個高考簡直跟玩一樣,沒啥可擔心的,所以唯一擔心的就是語文作文和政治這兩科了。
聽了教授們的一些建議,她又在第二天抽空去把近一年的報紙蒐集了來,細細的讀了一遍,這才稍稍放了心。
十二月十七號,這天是星期六,帶著准考證,就在鎮上的中學,開始了這一年的高考。
走進考場,讓傅寧玥感覺最深的,還是教室裡年齡參差不齊的考生。
有些看上去三四十歲了,有些卻只有十六七歲,甚至還能聽見有一個考生叫另一個考生‘老師’。
這還真是獨屬於這屆高考的特色了。
謝澤睿在一個星期前就已經考完了,各省市自出題目,所以考試時間不一樣,考題更不一樣。
她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下來,深吸一口氣,這感覺比她第一世參加高考好像還要緊張,明明這一世複習的更紮實,更有信心才對。
第一門考的就是政治,基本上就是填寫背誦的東西,不會的也不敢空,斟酌著填上去,一點個人思想都不敢帶,哪怕從看過的章節裡默一段出來,也好過自己胡編亂造。
下午考理化,簡單,題目又少,她很快就打完,未免太出格,又細細檢查了兩遍,才交卷。
交完卷子出來,就飛快地騎著腳踏車往牛棚趕,要去給幾位教授報信兒,然而被幾位教授趕了出來,讓她趕緊回家休息,考完了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