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三兄弟見這場面,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有心退出去吧,有客人在,大過年的沒人作陪也不好,會讓人家覺得不懂禮數,只得如坐針氈,看看妹妹到底有啥目的。
傅玉蘭對身後的目光直接視如無睹,淡定的吃著飯菜,雖然感覺有些撐了,但是好東西不吃白不吃,她可不想替傅家省著。
一邊吃還一邊招呼丈夫和兒子吃,林奇哪見過這麼好的飯菜,一樣吃得狼吞虎嚥的,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原本傅老大有心想要勸幾句,看著這場面,不由打消了這個念頭,微微有些心酸。
這年頭,誰都不容易啊!
等吃飽喝足了,林奇才起身對這幾位大舅哥道:“我來晚了,不好意思。”
事情的緣由有些難以啟齒。
原來是一大早準備出門的時候,之前準備好的年禮卻偏偏出了差錯,被林奇的大哥和嫂子先一步拿走了一些,也沒吱聲。
傅玉蘭是個火爆脾氣,這哪能忍,當即就跟林奇鬧了起來,還鬧得公公婆婆都聽見了,出來一問,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之後,也覺得老大做的有些不地道,但是東西都拿走了,又追不回來,能怎麼辦,家裡沒多餘的錢,再去準備一份,也不現實,更何況大年初二,村子裡的供銷社還不一定營業,就算有東西,也肯定不多了,年前都被人買完了。
就在一籌莫展的當口,林老太的閨女女婿來了,帶的禮不輕,傅玉蘭就看上了人家帶來的禮,非說這是林家欠她的,她要這些做補償。
林老太自然是不肯,閨女帶來的東西,這人都還沒走,再被兒媳婦大喇喇的帶去孃家做年禮,這臉還要不要了?女婿又該怎麼看他們家?女兒在家裡的地位指不定還會受影響呢。
但是傅玉蘭不依不饒的,非得要個說法,一時僵持不下,傅玉蘭就一個人先跑回孃家了,沒管丈夫跟兒子。
林老太心裡也不是滋味兒,對著女兒女婿歉意的笑了笑,然後招待起了閨女,也沒管林奇跟小孫子,事情就這麼晾著了。
林老太的女兒女婿待了時間不久,就說要走了,林老太也沒多挽留,知道心裡肯定是存了疙瘩。
送走了閨女,林老太進來就把閨女帶來的年禮挑了幾樣,和他們之前準備好的剩下的那些,加一塊兒,讓兒子帶去老丈人家,賠個不是,再好好把媳婦哄回來。
再怎麼著也不能不讓兒子過日子啊,雖說跟兒媳婦不對付,但是又能怎麼辦,再找一個還得花錢,家裡哪還有錢折騰,就這麼湊合著吧。
所以就有了傅玉蘭一個人先回了傅家,林奇帶著兒子後到的這一幕。
林奇把大概緣由解釋了一下,神情有些尷尬。
傅家兄弟知道了緣由,也沒說啥,只勸了句讓傅玉蘭好好跟人家過日子,別瞎折騰。
傅玉蘭不服氣的哼了一聲,到底沒反駁。
其實她看到丈夫帶的那些東西的時候,氣就消的差不多了,她不過就是為了爭一口氣,當時又莫名覺得委屈,覺得不管是孃家或是婆家,都虧著自己了,所以就有些沒收住。
這會兒吃飽了肚子,想起自己先前的作為,好像確實是有些無理取鬧,但她是不會輕易認錯的人,所以有這樣的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
她帶著年禮牽著兒子領著丈夫去了老太太屋裡,給她媽看了看外孫,又把年禮給過去,也算是給自己掙了個面兒。